今天去外教家做客。外教已经35岁,可是她却一直活力满满,一张口就有说不完的快乐,像个活泼好动的小姑娘。得知同学有一副羽毛球拍,立刻就与人家约好了每周日9点去打球,行动力满满。在我面露惊叹之色时,她说了一句话:《Всегда надо что-то делать.》 ——“时刻应当去做些什么。”我在心里又默默把这句话重复了几遍,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是因为行动营。
2017年10月7日,是我加入行动营的第一天。在这之前,我从未报过任何线上课和训练营。虽然,我才22岁,但总感觉早已滞后于这个时代。我知道,世界的变化很快,瞬息万变,中国的变化很快,日新月异;我知道,这个时代是网红、公众号、知识变现的时代;我知道,这个时代是个更加公平的时代,有能力、有才华,借助适当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做富一代。可是我,躲在无忧无虑的学生身份背后,仿佛这个世界的精彩、压力、变化都与我无关。
然后,我遇到了行动营。因为,我想改变,我想融入这个世界,甚至我想走上这世界发展的前沿。行动营是我的起点。起初入营时,我一直焦虑。一开始想着自己是名校大学生,在行动营里应该会表现很突出,然后立刻就被现实打了脸。行动营的小伙伴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教师、会计、程序员、医师、心理分析师、瑜伽导师等等。开始时,总是想奋力表现,希望被别人注意到,可是却发现,自己总是不会比别人更细心、更热情、更招人喜欢、更主动,没有什么特长和能力,行动力远远不如别人。当我想做些什么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做在我前面,一定会有人比我受到更多的喜爱与赞美。
每天,一定会有小伙伴五六点钟就起床,然后完成打卡;一定会有小伙伴,写的文章收到很多点赞和评论,获得提名、拿到最佳,然后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关注。
这些问题有一段时间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是一个十分好胜的姑娘,在自己身处的环境里总是想做最优秀的那一份子,一旦无法实现,我就自怨自艾。
后来,在行动营,我的想法慢慢改变了。一开始,我总是想表现突出,受到关注,目的是想获取更大的利益。但是现在,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是一种利他思维。不受想要索取却毫无收获的心捆绑,当我主动去帮助别人,为他人考虑时,我收获的是快乐,和来自自己和他人对我的认可。起初,我总是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人,后来我也想通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只会越比越短。比如,我做了宣传组的小助手,策划活动、搞气氛还不错;擅长设计的小伙伴进了设计组,擅长统计的进了统计组。其实,大家都是各司其职,各显神通。起初,看着其他小伙伴文章总是写得好,自己也忿忿不平,难道我写的就差吗?后来发现,还真是差。对材料的解读不够、语言不生动有文采、不打动人、没有素材。第一,我平日不读书,不写字;第二,我年纪小,生活工作经验不足,平时还死宅,不参加活动,既没有直接经验也没有间接经验,我怎么可能写得出好文章来呢?起初,看到那么多嘉宾分享课程,我很迷茫。后来知道了,各取所需,找到需要的、想了解的东西,有针对性的去提高和学习。
我很惭愧,这期行动营我表现的并不好。起初是因为保研后无所事事,因为时间宽裕,行动营的任务对我来说根本构不成太大难度和紧张,行动力自然也不够强;后来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实习,于是手忙脚乱,不懂得规划时间,好多时间都白白浪费了。这22天里,要求买的6本书我一本没看,14次分享只听了七八场,没有去研究鲸打卡和每日一问每日最佳,战友的分享只听了2次。
可是,我的身上也有一些变化。从写一篇文章要花三四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到从看文章到完成打卡一个小时左右一定会完成;从做什么事都拖延,到运用五分钟起飞法,什么都可以立即着手去做;从凡事先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转变成时刻想着我可以为别人做什么,我可以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从冷淡被动,到热情主动;从行为大大咧咧粗线条,到心思细腻,甚至可以提前发现别人的需求。
我会把行动营的任务再列个清单,在离开行动营的日子里,挖掘行动营的内涵,弥补自己的不足与缺憾,继续剽悍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