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先生出身科学家,出名却是因为他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也是教育大家如何做企业怎么干,好好工作一类的企业管理书籍。翻开前序,工作是为了什么?如何工作?呵呵,和我想的差不多,使用格格老师传授的快速阅读法,继续翻阅………,稍等一下,序言里还写道“热爱工作是在塑造人格、认真工作能使你的生活更美好、工作可以治愈疾病……”有点意思,出乎我的意料,书中似乎并没有教条式的列举各种方法教导我们怎么工作、如何干,反倒是这些对工作的特殊认识吸引了我,沉心静气读完整本书,touch到其中几点认知,令自己感悟颇深:
一、 工作是治愈万病的良药
“苦难既不是我们希望的,也不是我们招惹来的,但意想不到的
苦难却接踵而来,折磨我们,让我们为自己的命运而怨恨,甚至被击跨。而‘工作’却隐藏着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够帮助战胜命运中的苦难,给人生带来光明和希望”----稻盛和夫。这一章我反复读了四遍,回顾我自己的人生,这个真理昭然若揭。
2005年,初生的女儿因肺炎于满月之日住进医院,后来虽然医好,却落下病根,每个月都会因为发烧、咳嗽、肺炎去儿童医院报道几次,我自己也因为剖腹产恢复不好,一身的病痛,因女儿年幼我一直没有上班,巨大的经济压力也随之而来。女儿一岁半之前,我经常抱着她默默地流泪:望着怀中这软软的小人,何时才能长大?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天桥上,望着路上飞驰的汽车,想着跳下去,就不用面对所有的苦难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种病叫产后抑郁症,而当时的我完全不自知,身边的人也认为我太过矫情、无病呻吟。2007年,女儿1岁半时,为了解决奶粉问题,我只得把还穿着尿不湿的她送到一家私立幼儿园,我重新回到了职场。至今依旧感恩当初招聘我入职的财务经理刘总,这家建筑公司是国有改制企业,里面职工大多是子承父业或者是亲戚朋友,而我是第一批从人才市场上招聘进去的。自从有了工作,不仅解决了部分经济压力,重要的是我又找到了自我价值,找回了曾经的自信、开朗: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更不用卑微的去讨好谁,我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养活女儿。同事不解的说“你不用那么卖命工作,工资都是按学历、职称、年限定的,熬够了年头自然就有高工资了。”我笑而不语,他不会理解,努力工作于我而言:是治愈抑郁的良药,能克服人生的磨难,让我的命运获得转机。此后,我的人生进入了崭新的状态,充满了希望,不断成功。
二、 橡皮绝对擦不掉错误
“当会计的人,为了便于擦改数字,先用铅笔写,发现错了就用橡皮擦掉再重写,正因为以这种心态做事,所以非常简单的错误却总是改不过来”----稻盛和夫。
从事财务工作以来,一直是这种习惯,很多数字的账簿都是先用铅笔写的,直到读完《干法》,我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在一些小细节上出问题,频繁发生小的失误,正是由于无意识的抱着“错了改改就行”的这种想法,没有意识到其中隐含着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险性。我反思该如何改掉这个坏习惯,同事在统计数据出错时也曾说过“只要是人做的工作,难免都会有做错的时候!”这句话从逻辑推理上似乎也成立,问题出在了哪呢?该如何去解决?
下班路上,为了停车方便,我压着路上的黄实线就开了过去,把车停好后,看着路上的黄实线,我悟到了为什么总是改不了那些细小的错误,原因是我总把这些小失误当做黄实线,明知道不能压线,不能犯错误,可是在没有交警、电子眼的时候,还是存在侥幸心理压了过去。如果这是一条带电的高压线,自己绝不会压过去,因为一触即亡!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哪怕再小的失误也是不能触的带电高压线,逼着自己养成追求完美的习惯。虽然真正实现完美主义很困难,但具备追求完美主义的态度,就能减少错误,即使做不到差错为零,也不能因此认可99%是正确的。
《干法》初读,感知一二,正如格格老师所言,有些书籍是值得反复阅读的,每一次阅读后都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常读常新,《干法》犹如一位精细耐看、回味无穷的女神,期待着下一次心灵的邂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