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第一部分:在静默处回忆人生的喜悦与遗憾。
贾平凹写了半辈子的书,直到现在,即将七十岁的他依旧很有“生命的热情”,常常在书房里一写就是一天。
他说,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
A2、第二部分:在故乡的街巷山野中独自走一走。
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分为东西二府。秦腔,就起源于西府。
这里民风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一呼三叹。
贾平凹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
这些年里,贾平凹走了不少地方,可谓“八千里路云和月”,但却常常低头便思起了故乡。
故乡,虽然贫穷,但却有真山真水的自然元气。
如果城市的孤独是钢筋水泥的封锁,不如出门去,哪怕是在家乡周边走一走,也足以遇见开阔心胸的大好风景。
A3、第三部分:在玩物中寻得闲情与自在的禅意。
这世上的相得相失都是有着缘分的,人与人是这样,人与物也相同。
贾平凹常常遗憾家门前的那块丑石,一头大黑牛似的卧在那,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天文学家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它一无是处,甚至那么丑,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贾平凹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A4、我们不否认我们有着强烈的欲望,欲望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欲望这头猛兽常常使我们难以把握,于是产生了太多的悲剧。
许多时候我们因没有小忍而坏了大谋,许多时候我们吃了一点亏却赢到了最后。
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舍得实在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
当年,贾平凹写完书中《笑口常开》这章节草稿的时候,去吸一根烟,返身要誊写时,草稿不见了,妻子说:“是不是一大页写过的纸,我上厕所用了。”因为家贫,白纸舍不得用。
贾平凹急奔厕所,捂鼻子抄写了一份,不禁乐而开笑。
他不生气,也没责骂妻子,何必为了一张纸大动干戈呢,笑一笑,也就都过去了。
面对生命的阴晴圆缺,既然无法改变,不如笑口常开,不钻那牛角尖,同时认真的将生活还原成本真的样子。
枯荣过处皆成梦,得失两忘便是禅。
S、《自在独行》,是作家贾平凹写给每个孤独行路人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