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朋友圈发了一篇关于“会计”与“财务”的文章,大致的意思是说:会计比较初级,只是做做账、报报税之类的,而财务比较高级,要做管理,做分析,做决策,等等之类的言语。
作为一个从事咨询行业十多年的人士来说,我见证了我们中国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何为会计?何为财务?做管理、分析、决策,本质就是会计职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却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概念,财务与会计的不一样,把财务说成了高端会计,把会计说成了低端财务。
(同样,就像现在的股权概念大行其道,很多培训机构利用老板急于引进人才,激活团队的心理,放大股权的作用。好像做了股改之后,人才就会突然冒出来一样,公司的问题迎刃而解,前景一片光明。
其实,所谓“股权”,只不过是人力资源体系中的薪酬设计模块,激励性薪酬设计一个种类而已。以前根本就不是一个单独的科目,现在似乎竟然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可见,当下中国老板存在极大的人才隐患,亲力亲为而没有帮手,让自己叫苦不已。)
现在市场上对会计的划分其实是比较混乱的,一般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后来阿米巴火热起来之后,又增加了一个经营会计。
咱们可以做一个非常直白化的理解,财务会计相对基础一些,而管理会计相对要高级一些。而经营会计又是一个什么新的品种呢?
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基本上都是以税法和会计准则为设计前提的,其用语往往比较专业,同样又要满足国家对企业管理的需要,如税收问题。
从而,很多老板看到报表就会大为头痛,看不懂,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决策,即使能看明白,也不能非常直观地指导公司的运营与管理。
我曾经专门问过一些老板,如果报表看不懂怎么办?回答很有趣:能怎么办?说不懂又显得没有面子,装模作样看一小会,然后还给会计。
经营报表由此而生。其设计理论只有一条,一切围绕公司的经营而进行,科目可以不必那么准确,条条框框也可以不必那么多,核算出明晰的收入与费用,计算出准确的经营利润,就像流水账一般,被人称为“小学生都看得懂的报表”。
上表为一张比较典型的经营报表,其公式就是:收入-支出=附加值(可以理解为“经营利润”)。
将收入与支出进行分类,然后将各类明细列出,就像流水账一般记账,简单而直白,只要您认识字,看懂应该不难。这样的一份报表对经营到底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在于我们要了解经营的本质。
经营最大的核心本质就是——利润。
所谓“无商不奸”,如果正面来理解这句话,就是商人必须得挣钱。围绕“挣钱”这个核心来指导公司的运营,方向才不会走偏。
欢迎大家提出疑问并且探讨交流,感谢评论、转发,作者:上海柏明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黄志新。
作业:请根据样表设计出本公司的收入科目、成本科目、费用科目及明细,或者按照收入科目、变动费科目、固定费科目来设计经营报表,有具体疑问可以讨论。
思考:收入、成本、费用三大科目设计,与收入、变动费、固定费三大科目设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