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魔鬼》

《魔鬼》

作者: 我不是恶棍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11:39 被阅读0次

    一、在列维特看来,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人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这是一个大问题,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一直争论不休。如果把“性恶”定义为自私,“性善”定义为利他,那么传统经济学显然认为人是“性恶”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经济人”假设:人人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兴起,经济学家发现,有些时候人的行为是不完全符合经济人假设的。

    比如,有一个叫作“最后通牒”的博弈游戏,是这样玩儿的:有小王和小李两个人参加游戏,桌上一共有200元,小王负责来分这笔钱。如果小李同意小王的分配方案,那他们俩就按这个方案来分钱;如果小李不同意小王的方案,那他们俩谁都拿不到钱。

    如果严格按照“经济人”假设,那么,小王肯定会自己拿199元,只给小李留1元。而小李似乎也没有理由拒绝:如果他拒绝,就一分钱也拿不到,有1元钱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吧。但在实验中,人们根本就不是按这个套路来出牌的。一般来说,如果留给小李的钱少于30元,那么小李就会拒绝这个分配方案。也就是说,小李愿意以30块钱为代价,来抗议不公正的分配。

    另一方面,小王也几乎不会提出很过分的分配方案。平均下来,小王会给小李至少60元,差不多是总额的1/3,算是很大方了。这是不是表明,扮演小王角色的人都有利他精神呢?不一定。他们提出慷慨的分配方案,直接动机很可能是为了确保小李会同意。否则,他们的损失要比小李大得多。

    你肯定会好奇:如果小李没有否决权,小王又会如何分配呢?行为经济学家把“最后通牒博弈”稍加修改,变成了“独裁者博弈”:还是小王和小李分200元,有两种分配方案:方案一,两人平分;方案二,小王拿180元,小李拿20元。现在,小王是“独裁者”,就是无论小王选哪个方案,小李都只能接受,没有否决权。显然,小王选择方案二,自己获得的利益是最多的。

    但是,实验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扮演小王的人中有高达3/4的人选择了方案一,也就是两人平分这笔钱。人类真的有这么慷慨无私吗?为了验证这个实验结果是否具备普遍性,包括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在内的各路研究人员,在全球各个地区、各个文化部族中开展了数百次“独裁者博弈”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参与实验的人们都表现得很慷慨。

    整个学术界都感到很兴奋:至少在实验室中,已经确证了“人性本善”。但是,有人却对这个过于乐观的结果提出了质疑:人们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真的一样吗?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斯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对比。美国的棒球球迷喜欢收集棒球卡,卡片上是棒球明星。收集多了,就出现了棒球卡的交易。在棒球卡展览交易大厅中,研究人员邀请棒球卡的买家和卖家参加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卖家通常都非常诚信。但如果研究人员是在暗中观察真实的交易,那么卖家欺骗客户的次数就会多得多。

    这让李斯特开始怀疑,人们在“独裁者博弈”中表现出的“人性本善”,会不会只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把“独裁者博弈”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小王作为“独裁者”,他既可以给小李分钱,也可以一分钱都不给小李,而且还多了一个选项:他甚至可以反过来拿走本来属于小李的10块钱。

    按道理说,既然人们有利他的天性,那肯定不会去抢对方的钱。结果这个新加入的选项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选择:愿意和小李分钱的人数比例,从原来的75%暴跌到只有35%;有高达45%的人选择不给小李一分钱;另外还有高达20%的人选择拿走本来属于小李的10块钱。也就是说,刚才还乐善好施的一群人,分分钟变得自私自利,甚至变成了抢别人钱的强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斯特认为,人们在实验中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实验条件的暗示。如果你的选择只是和对方分钱或者不分钱,那么你很可能会分钱;而如果你的选择包括分钱、不分钱以及从对方拿钱,那么你很可能选择折中方案,也就是不分钱。这时候你倾向于认为,不和对方分钱才是正常的。实验条件一变,你的道德坐标系也跟着变了。

    事实上,不只是实验条件会影响人们的选择,实验中研究人员的在场观察,也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在研究人员面前,人们会下意识地表现出自己慷慨友善的一面。而且,愿意花时间参与这类实验的人,本身也比一般人更愿意合作。李斯特在棒球卡交易中就发现,那些拒绝花时间参与交易实验的卖家,在真实交易中的欺诈率也更高。

    你看,“独裁者博弈”实验结果说明,人到底善不善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环境,跟人性没关系。如果脱离了具体情境,去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列维特说,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在特定刺激之下会作出特定反应的人。

    比如,有一项很有趣的研究显示,人的诚信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话说美国华盛顿有个高级分析师叫作费尔德曼,他有个业余爱好,就是自己做面包圈。每个周五,他都会带上几打自制面包圈到单位,和同事们分享。他的面包圈越来越受欢迎,同事们都抢着要。为了收回成本,他就把面包圈放在餐厅,旁边摆一个投币篮,标明1美元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付款率有95%。也就是说卖出100个面包圈,投币篮里会收到95美元,人们的整体诚信度还是不错的。

    这种全凭自觉的交易方式,能不能够推广开呢?费尔德曼决定试一试。他辞去了薪水很高的分析师工作,一心一意做起面包圈生意来。他的销售方法和原来一样,就是每天一早把面包圈和投币篮放在各家公司的餐厅,然后中午再回来拿走。同时,他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天的生意数据。后来他的客户多达140家公司,每周配送将近1万个面包圈。这样二十多年下来,他就积累起了一份相当可靠的关于华盛顿白领人群诚信度的大数据。

    费尔德曼发现,首先,面包圈的付款率远远达不到他原来公司的95%。这显然不是因为原单位的人更诚实,而是因为那儿的人都和他有交情,不好意思占他便宜。在其他公司,付款率超过90%就算非常诚信了。一般公司的付款率在80%~90%之间,偶尔也会出现付款率低于80%的公司。

    其次,付款率明显地受到天气、节假日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如果当天刮风下雨,付款率就会下降;反之,如果阴雨绵绵之后天气突然放晴,付款率就会上升。在重大节假日,比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以及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当天,付款率会跌2%左右,也就是盗窃率上升了。不过,9·11事件之后,付款率立即上涨2%,看来爱国热情能提升人们的诚信度。

    另外,办公室的大小对付款率也有影响。平均来说,只能容纳几十人的小办公室比能容纳几百人的大办公室更有诚信,付款率要高出3%~5%。这表明,人们在小的熟人社区中要比在陌生人社区中更讲诚信。

    最后更有意思的一点是,费尔德曼发现,如果公司主管和普通员工是用不同的餐厅,那么,主管餐厅的付款率要低于普通员工餐厅。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这些主管特权思想膨胀让他们更不讲诚信,还是因为本来就不讲诚信的人更容易坐上主管的位子?这里的数据只显示了相关关系,真正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考察。

    不管怎么样,我们从费尔德曼的面包圈生意中看出,在不同的环境里,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之下,人的诚信度有很大波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印证了列维特的观点:也就是人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情势和环境。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传统经济学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自私自利,这种看法是错的;反过来,行为经济学的“独裁者博弈”实验又高估了人类的利他天性。在列维特看来,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受动机驱使,在特定刺激之下会作出特定反应的人。

    第二部分

    二、如何利用动机,来引导人们做出更多符合道德的行为?

    列维特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研究动机的学科。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动机,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促使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那么,人的行为会受到哪些动机的驱使呢?这些动机具体可以分为四类,也就是金钱动机、道德动机、社会动机和从众心理。不过,人们要不要采取一项行动,很少会出自单一的动机,常常是几个动机的混合。

    最好理解的,就是金钱动机。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最直接的激励手段。比如这套书的两个作者就承认,他们之所以合作写书,就是为了钱。说起来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这套书的第一作者列维特是美国经济学界的明星学者,而第二作者都伯纳是《纽约时报》的王牌记者,这两人是怎么凑到一块儿写书的呢?很有戏剧性,就像武侠小说中英雄见面的套路,不打不相识。一开始,都伯纳作为记者,写了一篇激烈批评经济学家列维特的文章;而列维特也不是省油的灯,马上发起反击,于是两人在媒体上你来我往,打得是难解难分。

    不过,一边的吃瓜群众看热闹看久了以后,发现这两人虽然看上去势同水火,其实风格还蛮搭的,与其说是死对头,不如说是总爱吵吵闹闹的欢喜冤家。受到这个思路的启发,竟然有好几家出版社开出极高的稿酬,邀请他俩合作写本书。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两人想想也是,看在钱的份儿上,就不和对方一般见识了。

    就在他们准备化干戈为玉帛、好好合作写书之际,谁知又出了幺蛾子,两人又掐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他们对稿酬的分配意见有分歧,两个人都坚持稿酬必须按六四分账。两人争执不下,眼看就要谈崩了,最后关头,大家才突然搞明白,两个人其实都是坚持对方拿6成,自己拿4成。这下,他们俩才一笑泯恩仇,一致同意五五分账,这才最终有了这套书的诞生。

    所以你看,明星学者和王牌记者也是人,也会为了钱而同意合作。但他们为什么又要在稿酬上谦让呢?作者没说,我们用其他动机来解释一下。有可能是道德动机,就是出于纯粹的利他心理;也可能是社会动机,就是为了让别人认同自己,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还可能是从众心理,大家按照惯例习惯性地谦让一下。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人们为什么会去献血?每个人的动机可能都不一样,但跳不出这四种。要么是出于金钱动机,也就是为了获得献血补偿;要么出于道德动机,就是希望更多人得到救助;要么出于社会动机,让自己感觉良好,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要么出于从众心理,别人都去了,自己不去不合适。弄清楚这些动机以后,如果想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去献血,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找出最有可能让最多人行动起来的那种动机或者动机组合,然后“投其所好”,制定出效果最好的激励措施。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不是这么回事。

    比如我们想知道,金钱激励能不能促进献血行为?也就是说,如果给无偿献血的人额外发放一笔小额补贴,献血量会提升吗?研究表明,献血量反而会下降。为什么呢?人们觉得,无偿献血本来是挺高尚的行为,一旦拿钱了,就好像是我在卖血。但这一点点钱对于卖血来说,回报又太低了,我图个什么呢?干脆不献了。当然了,如果把献血补偿金大幅提高,又是另一回事。如果献一次血可以拿几千上万元,那献血的人肯定有很多。不过这时候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可能会有人会用假身份证来多次献血,甚至会催生血液买卖的黑市等等。

    用少量的钱作为奖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用少量的钱作为惩罚,想减少人们的不当行为,有时候也不怎么管用。比如以色列有一所幼儿园,下午四点放学,但总是有一些家长要迟到,幼儿园的老师不得不留下来加班。后来幼儿园规定,家长迟到一次罚款3美元。结果没想到,罚款措施一出台,家长迟到的人次立马翻倍。原因你肯定想到了:本来,家长出于对老师的愧疚,会尽量不迟到。但幼儿园收取罚款之后,家长们认为已经支付了老师的“加班费”,反而更心安理得地迟到了。真正有效的办法是,要么想办法加重家长们的愧疚感,要么大幅提高迟到的罚款。

    你看,如果想用金钱来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就得充分考虑这一点:要么不给,要么给得足够多。

    如果说有时候金钱激励不管用,那么,用道德说教,激发对方的道德动机和社会动机,效果又怎么样呢?

    我们生活里有很多道德说教,比如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像酒后驾车是不对的,浪费粮食是可耻的,偷税漏税是社会的蛀虫……问题是,这些公益广告是不是真的能有效引导人们的道德行动呢?答案恐怕让你大吃一惊。

    书里举了这样一个实验:美国有一座以石化木闻名的森林公园,石化木就是变成了化石的木材。研究人员在公园小路上撒上一些石化木,并立起警示牌,上面写着:“每天,自然遗产都在遭到破坏,石化木每年被偷走14吨,大多是一小块一小块偷走的。”警示牌的初衷,是通过道德说教,激发起游客的公德心,让他们不要偷走石化木。结果在立了警示牌的小路上,石化木被偷盗的数量是没有立警示牌的小路的3倍。这怎么可能?

    研究人员分析后认为,警示牌的效果之所以适得其反,就因为它无意中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你看,别人都在偷,每年偷14吨,那我为什么不偷点儿?这块警示牌不但没有激发游客的道德动机,反而让游客受到从众心理的驱使,本来没想偷的人也会去偷一小块。

    同样的道理,如果公益广告不厌其烦地去描述不道德行为,反而会让人们认为这种行为很普遍,人人都在做,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的公益广告就很难达到效果。比如,美国政府曾经花费10亿美元巨资,聘请顶级广告公司制作了一系列让年轻人远离大麻的公益广告。后来调查显示,这些公益广告不但没起到预期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大麻更受欢迎了。

    既然人们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那反过来想,能不能利用从众心理来促使人们做出公益行动呢?我们还是从实验出发,用数据来说话。

    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去社区做调查问卷,问居民们,以下哪个因素更能促使你节约能源?1.省钱2.保护环境3.造福社会4.很多人都这样做。你看,这四个因素分别对应了四大动机:省钱对应了金钱动机,保护环境对应了道德动机,造福社会对应了社会动机,最后一项对应的是从众心理。

    要是光看居民们自己的回答,你会觉得他们是非常高素质的人。答案显示,能促使他们节约能源的最重要因素当然是保护环境,其次是造福社会,然后是省钱,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很多人都这样做”。但是,居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紧接着,研究人员制作了一批节能公益卡片,卡片有四种版本,分别对应上面说的四种动机。比如,诉诸道德动机的卡片上写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你一个月能帮助减少高达262磅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利用从众心理的卡片上写着:“加入邻居们的行列,开始节能吧!77%的当地居民常用电扇取代空调。” 这些卡片被随机发放给居民,让他们挂在自己家的门把手上,每天都能看见。过一阵子,研究人员再来查看每家每户实际用电量的变化。

    猜猜看,收到哪种卡片的居民节省的用电量最大呢?你可能想到了,收到“加入邻居们”卡片的居民,用电量的下降幅度最大。这就是从众心理的诡异之处: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承认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别人,但实际上从众心理主导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吃什么、买什么、玩儿什么……想要改变人们的行为,让人们做出更多符合道德的行为,利用从众心理往往比道德说教的效果好得多。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二个重点,如何利用动机,来引导人们做出更多符合道德的行动。人的动机分为四类:金钱动机、道德动机、社会动机和从众心理。前三种的引导效果都比较一般,利用从众心理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总结

    如何以经济学的思维来看道德问题。

    第一,传统经济学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自私自利,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反过来,行为经济学的“独裁者博弈”实验又高估了人类的利他天性。在列维特看来,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受动机驱使,在特定刺激之下会做出特定反应的人。

    第二,人的动机分为四类:金钱动机、道德动机、社会动机和从众心理。想要改变人们的行为,金钱是最直接的激励手段,但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效。道德动机和社会动机,效果也一般。利用从众心理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魔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eq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