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魔鬼魔鬼》

《魔鬼魔鬼》

作者: 我不是恶棍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12:50 被阅读0次

一、魔鬼式思考的基本要领:像孩子那样思考。

在我们成年人眼中,孩子的想法往往不着边际,有时候甚至很荒唐,为什么我们反而要向孩子学习思维方式呢?来听一位魔术师是怎么说的。

这位魔术师叫亚历克斯·斯通,他还有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给各种不同的人群做过魔术表演,其中既有世界顶尖科学家,也有孩子。科学家和孩子,谁更好骗呢?你可能觉得,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孩子更好骗。但是斯通发现,科学家其实挺好骗,最难骗的是孩子。他表演过上万次一种名叫“双提牌”的魔术,只被成年观众揭穿过两次,却被孩子揭穿过很多次。

为什么孩子比成年人更难骗?斯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孩子会大方承认自己“不知道”,而成年人却喜欢装成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所以成年人总是一门心思想揭穿魔术,显得自己比魔术师更厉害,其实反而更容易受骗。其次,孩子认知事物时没有既定的条条框框,而成年人看问题往往带着预设和成见,这些预设和成见也正是容易被魔术师操纵的地方。第三,孩子思维简单,不会把魔术想得很复杂。实际上大部分魔术的确是非常简单的把戏,成年人却往往把事情想得很复杂,结果给出一些非常荒唐的解释。

除此之外,孩子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优势,就是身高。斯通表演的大多数都是近景魔术,本来是要让观众平视或者俯视的。而如果孩子身高太矮,只能仰视,就很容易看到魔术师在台面下搞的小动作。这几点综合起来,让孩子成为了最能洞察魔术师秘密的群体。

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成年人在思维方式上,至少该向孩子学习四点:第一,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第二,尽可能放下预设和成见;第三,把问题简化,从小问题着手;第四,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谈。

第一,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

为什么人们喜欢不懂装懂,把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当成真正的知识?很显然,相对于未知的领域,我们每个人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再博学的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也要比知道的东西多得多。但如果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一点,可能会产生一种失控的恐慌。所以人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已有的知识,而低估自己未知的领域。碰到不懂的东西,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来强行解释,从而产生所有事态尽在自己掌握之中的良好感觉。除此之外,直接说“不知道”容易显得自己很愚蠢,而不懂装懂却不太容易被揭穿。

但是要注意,不懂装懂骗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旦我们“装懂”,随便给出了一个答案,我们会误以为自己真的懂了,不再去深究这个问题,也就和真相擦肩而过了。坦承自己不知道,其实是现代科学精神的起源。在中世纪,西方人认为关于宇宙的所有重大事项都写在《圣经》里了,没有什么未知的领域,遇到任何问题,只需要到《圣经》里去寻找答案就好了。直到启蒙运动,社会上出现了“承认自己不知道”的科学精神,人们意识到宇宙还有大量未解之谜,才有了突飞猛进的科学发展。所以说,承认自己不知道,是我们正确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第二,尽可能放下预设和成见。

成年人脑袋里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成了我们认知世界和自我突破的一个巨大障碍。有实验表明,对世界顶尖运动员谎报一个虚高的世界纪录,会让他们在比赛中的成绩更好。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自动车选手在健身自行车上以自己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蹬4000米,并把运动过程录下来。然后要求选手们看着自己上一次的运动录像,重复这个任务,只不过,研究人员暗中调快了录像的播放速度。结果,选手们都能跟上这个比自己的“极限速度”更快的速度。所以有运动专家说,对突破成绩而言,“大脑才是最关键的器官,而不是心和肺。”

然而,突破大脑已有的预设和成见是很难的,就连最需要探求真相的医学界,也会受到预设和成见的干扰。比如胃溃疡这种常见病。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医生们对胃溃疡的病因做出了各种解释,比如遗传因素、心理压力过大、吃太多辛辣食品等等。针对这些原因,医生们开出了各种治疗方案,严重的病人甚至需要动手术。同时,与治疗胃溃疡有关的药物也非常畅销,产值达到数十亿美元。但问题是,这些治疗方案和药物只是缓解了病人的痛苦,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病根。

1981年,一位叫马歇尔的年轻医生发现,胃溃疡病人的胃里有一种之前没有发现过的细菌,后来被命名为幽门螺杆菌。马歇尔猜测,会不会幽门螺杆菌才是引发胃溃疡的元凶呢?但当时的医学常识认为,胃中有大量胃酸,细菌根本不可能在胃中存活。而且医生们认为,医学界对胃溃疡已经了解得足够多,根本不需要什么新理论。所以对细菌引发胃溃疡的说法,整个医学界都嗤之以鼻,冷嘲热讽。为了找出真相,马歇尔决定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首先,他给自己做了胃组织切片,确证自己胃里一开始没有幽门螺杆菌。然后,他吞下了自己在实验室培养出的幽门螺杆菌,看看自己是否会得胃溃疡。据他自己估计,他应该会在吞下细菌的几年之后患病。结果没想到的是,在他吞下细菌仅仅5天后,就开始出现呕吐症状,10天后,就患上了胃炎,离胃溃疡只有一步之遥。这时候再做胃组织切片,他的胃中已经布满了幽门螺杆菌。

就这样,马歇尔拿自己做实验,最终确定了幽门螺杆菌就是引发胃溃疡的元凶。胃溃疡病人再也不必长期服用昂贵的药物,只需一片廉价的抗生素就解决问题。马歇尔的发现,颠覆了认为细菌不可能在消化道生存的医学成见,而他的理论在经过医学界的多年抵触之后才最终获得承认。2005年,马歇尔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奖。

你看,就连最需要探求真相的医学界,也会受到预设和成见的干扰。可见破除成见是很难的,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减少成见带来的认知障碍。

第三,把问题简化,从小问题着手。

如果你以为,魔鬼式思考就是要把问题想得特别深入,那你就错了。正相反,魔鬼式思考意味着浅显思考,从小处着手,而不是一上来就提一些大而无当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大物理学家牛顿就说过,“与其用推测的方式解释一切,但对每一件事都无法确定,倒不如确定一件小事,把其他问题留给后人解决。”本书作者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很多时候,提小问题要比提大问题更好。大问题往往是由大量错综复杂的小问题构成的,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更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同时,在小问题上取得改进和突破,比一上来就要扭转全局容易得多。

举个例子。学校里,基本上每个班都有几位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暂且把这些学生叫作“问题学生”。如果问,怎样提高“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是个大问题,涉及到学生本人的智力、心理、性格以及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但是,教育学家们容易忽略一个很小的因素,那就是学习成绩和学生视力之间的关系。据调查,高达60%的“问题学生”都有视力问题。其中的逻辑是,如果你看不清黑板,上课就跟不上,就更容易开小差,成绩落后,就成为了所谓的“问题学生”。

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给这些视力有问题的学生配上眼镜就行了。在一个扶贫项目中,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甘肃的某所小学,大概有2500名孩子有视力问题需要佩戴眼镜,但实际上佩戴眼镜的孩子只有50多个。不戴眼镜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因为视力筛查不到位,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担心同学的嘲笑等等。于是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对照实验,给这2500名孩子中的一半配了眼镜,另一半孩子不戴眼镜。一年之后再看,佩戴了眼镜的孩子比没有戴眼镜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25%~50%。一副眼镜才15美元,相当于100多元人民币,价值并不大,但是能完全改变孩子的学业表现。从小问题着手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

孩子因为身高很矮,只能从低处仰视魔术,反而能够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这足以说明变换视角的重要性。很多时候,看似山穷水尽,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又能柳暗花明,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美国纽约每年都会举办一个“大胃王”比赛,名字叫“内森国际吃热狗大赛”。比赛规则很简单,就是谁能在12分钟之内吃下最多的热狗,谁就获胜。截至2001年,比赛已经举办了几十届,当时的最高纪录是12分钟吃下25又1/8个热狗。这时出现了一匹超级黑马,来自日本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尊。他长得瘦瘦小小,看样子很像一个高中生,有参赛者嘲笑他说“你的腿比我的胳膊还细”。结果小林尊在比赛中横扫全场,在12分钟之内吃下了50个热狗,将之前的最高纪录翻了一倍。后来,小林尊更是蝉联了五届吃热狗大赛冠军,又创下了一个纪录。

小林尊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本书的两位作者出于好奇,专程采访了他。小林尊的秘诀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换个角度,重新定义问题。他发现仅仅像一般人那样去想“怎样才能吃下更多热狗”,对提高成绩是无济于事的。在短时间内要吃得更多,关键在于吃得更快。于是,他变换角度,把问题聚焦于“如何才能让热狗变得更容易下咽?”这样一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一样了。

在小林尊之前,几乎所有选手吃热狗都是这样一套流程:拿起来,塞进嘴里,从头嚼到尾,然后喝一口水送下去。小林尊为了让热狗更容易下咽,对流程做了改进:首先,他把热狗掰断,一分为二再吃,这样等于是让双手帮助嘴巴提前做了工作,可以减少咀嚼时间。其次,他也不把肉肠夹在面包里一起吃,而是两种食物分开吃,因为肉肠不用咀嚼,可以直接滑进食道。最后,他也不是边吃边喝水,而是先把面包用温水浸湿了再吃,这样一方面节省了喝水的时间,一方面也让面包更容易下咽。正是这套完全不同的吃热狗流程,让小林尊在比赛中遥遥领先。从小林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变换角度来重新定义问题的重要性。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魔鬼式思考的基本要领:像孩子那样思考。具体来说,我们成年人要在思维方式上向孩子学习四点:第一,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第二,尽可能放下预设和成见;第三,把问题简化,从小问题着手;第四,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

二、魔鬼式思考的高级阶段:动态博弈的智慧。

上面所说的基本要领是教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而动态博弈的智慧则是教我们如何与坏人过招,斗智斗勇。别忘了,列维特最拿手的绝活儿就是抓坏人。他把这种动态博弈的智慧叫作“让你的花园自除杂草”。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设一个局,让坏人自我暴露出来。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在书里,列维特先没说他自己是怎么做的,而是先给我们讲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所罗门王断案的故事。

所罗门王是圣经故事里面的人物,是以色列联合王国的国王,他特别善于断案。据说有两个妓女,她们住在一块儿,很巧的是她们俩在几天之内各自生下了一个男孩,其中一个婴儿没多久就夭折了。这时候,两个女人都说活下来的那个婴儿是自己的孩子,并且为此撕破脸皮、大打出手,最后不得不对簿公堂。这可怎么办呢?看着两个女人争吵不休,所罗门王不耐烦地说:“这样吧,你们别吵了。拿我的剑来,把这孩子劈成两半,你们一人一半带回去。”

其中一个女人立即对国王的判决表示拥护,而另外一个女人则大声嚎哭,边哭边说自己不要孩子了,让对方把孩子带走。所罗门王一看,马上吩咐把孩子还给那个哭泣的女人。

这个故事你肯定不陌生,孩子的真正母亲绝不可能看着孩子被活活劈死,宁可把他拱手让人。所罗门王故意设下陷阱,让说谎的女人自动现身。这就是列维特所说的“让你的花园自动除草”的典型案例。

再回来说列维特自己。既然列维特擅长抓坏人,那什么类型的坏人最难抓?当然是恐怖分子。安全部门一直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恐怖分子在发动袭击之前,你很难提前辨认出他们。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出那些隐藏极深的恐怖分子呢?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被交给了列维特。而天才的列维特竟然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利用《魔鬼经济学》这套书的出版,给恐怖分子设一个局,让他们自己往里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中文版《魔鬼经济学》,是一套四本书的套装,同时出版的。其实英文原书是陆续出版的,第二本和第三本之间隔了5年。在第二本书中,列维特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也就是说,有没有可能利用银行账户上的异常动态,来提前识别出恐怖分子?在系统研究之后,列维特发现,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整体上有这样一些特征:

第一,他们往往一次性存入大量现金,然后不定期取出小额现金,但是没有固定的月收入;第二,经常汇出或收到国际汇款,但金额比较小,不需要申报;第三,直接取现金比使用支票的比例高得多;第四,账户支出没规律,体现不了在支付正常的生活费用,如房租、按揭还款、保险费用;第五,联系地址经常变动;等等。当然了,这些特征还是太粗糙,如果仅仅按这些特征去筛查恐怖分子,肯定会出现大量误判,导致警力的浪费。

根据以往的研究,那些自愿成为人体炸弹的恐怖分子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出身底层,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出身中产阶层甚至高收入家庭,而且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并且,一个人结没结婚、有没有工作,和他是不是恐怖分子没有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没结婚、没工作的年轻小伙,并不比一个已结婚、有工作的男人是恐怖分子的概率高,这和我们的直觉相反。

但是,列维特指出,假如同时出现下列三种情形,那么,你被识别为恐怖分子的概率就相当高了。第一,你拥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和姓氏,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哪个族群;第二,你很少或者从来不在星期五下午取钱,因为星期五下午要固定举行某些宗教活动;第三,你是一个已婚男子,膝下有几名子女,但奇怪的是你从来不购买任何人身保险。因为很显然,既然保险公司不会给一个自杀式袭击者支付任何赔款,你不可能去白花这笔钱。

写完这段话,列维特笔锋一转,竟然开始给恐怖分子支招:如果你不想暴露自己,怎么办呢?赶紧去你的开户银行,把特殊的名字改成普通姓名,然后顺便在银行买几份人身保险,每月花不了几个钱。

可以想见,这本书出版之后,在公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严厉责问甚至大声咒骂这个愚蠢的经济学家,为什么要把自己辛辛苦苦编织好的陷阱告诉恐怖分子,而且还专门给他们支招,让他们避开陷阱?列维特真的有这么傻吗?想想我们之前说的,“让坏人自我暴露”的绝招,你就明白了。其实,列维特的算法虽然已经很精妙了,但仍然可能会误判,也就是把本来清白的人错认为是恐怖分子。怎样才能精准筛查出恐怖分子呢?最好采用所罗门王的办法,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自我暴露。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要说到,我们国内的银行经常代理销售各种保险,所以我们在银行买保险是常有的事儿。但在欧美国家,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是通过保险经纪人,或者直接去保险公司买保险。你想想,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在自己的书中和媒体上去宣传识别恐怖分子的方法,那什么人会忽然跑去银行买一些小额的人身保险呢?没错,就是恐怖分子本人。这时候,银行的数据中心会马上将这些人的名字列出来。也就是说,恐怖分子一旦去银行买保险,就会让自己暴露。

列维特靠这个方法究竟抓到了多少恐怖分子,他没有透露,但他选择在5年以后,在自己的这个陷阱披露出来,说明这个陷阱肯定是起作用了。看来,对恐怖分子来说,书看多了也未必是好事啊。

你也许会认为,抓坏人、识别恐怖分子这种事,离我们太远了,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其实,这种动态博弈的智慧完全可以用在企业管理中。书中举了美国的网上鞋店美捷步的例子。美捷步在1999年由一名叫谢家华的美籍华裔小伙儿创立,营业额几乎是每年翻一番,到2012年营收超过了10亿美金,这一年,美捷步被亚马逊以12亿美元高价收购。

美捷步最为人称道的经验,是与众不同的客服。比如客服除了回答用户关于买鞋的问题之外,还能帮用户点外卖、订酒店。用户想买的鞋如果断货了,客服还会推荐用户去别家买。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客服人员忠诚度低,流动性高,这在业内是个普遍难题。而且,美捷步的客服人员工资也并不比其他电商高,为什么他们就有这么高的素质呢?列维特发现,美捷步正是成功运用了动态博弈的智慧。它规定,每个新员工在被录用并经过了几周的培训之后,可以选择辞职,并且可以拿到2000美元的“辞职津贴”,相当于这些员工一个月的工资。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为什么要鼓励新员工辞职,还给他们“辞职津贴”?

我们反过来想想,什么员工可能会为了2000美元的“辞职津贴”而选择辞职?当然是那些并不认同公司文化,本来就心猿意马、随时准备跳槽的人。这些员工如果留在公司,将给公司绩效和团队士气带来负面影响。据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不合格员工会给公司带来超过25000美元的绩效损失,这可比2000美元多得多。所以美捷步以2000美元为诱饵,让那些不合格的员工在给公司带来损失之前就自行离开。这是一个“让你的花园自除杂草”的绝佳案例。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二个重点,魔鬼式思考的高级阶段:动态博弈的智慧,书中把它叫作“让你的花园自除杂草”。我们通过所罗门王断案、列维特识别恐怖分子以及美捷步的辞职津贴这三个案例,看到了如何通过设局,让坏人自我暴露、让不合格的员工自行离开,从而掌握主动权。

总结

这期内容就讲到这儿,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怎样进行魔鬼式思考。

第一,魔鬼式思考的基本要领:像孩子那样思考。具体来说,我们成年人要在思维方式上向孩子学习四点:一,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二,尽可能放下预设和成见;三,把问题简化,从小问题着手;四,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

第二,魔鬼式思考的高级阶段:动态博弈的智慧,书中把它叫作“让你的花园自除杂草”。我们通过所罗门王断案、列维特识别恐怖分子以及美捷步的辞职津贴这三个案例,看到了如何通过设局,让坏人自我暴露、让不合格的员工自行离开,从而掌握主动权。

相关文章

  • 2022-01-14

    魔鬼成为魔鬼时,并不以为自己是魔鬼,而在那时,很多人也以为魔鬼是魔鬼。魔鬼常在身边,他在世间行走时,与常人无异,甚...

  • 初学者应该选择什么葡萄酒来喝?

    1 智利干露红魔鬼 1.1 红魔鬼卡本妮苏维翁 1.2 红魔鬼梅洛干红 1.3 红魔鬼卡麦妮干红 1.4 红魔鬼设...

  • 我杀死了魔鬼

    我杀死了魔鬼 我杀死了魔鬼 我给了魔鬼一面镜子 魔鬼看到自己的样子 吓死了​

  • 黑魔鬼2000居然如此便宜

    抽烟的烟友相信大家都知道黑魔鬼香烟,黑魔鬼2000香烟是黑魔鬼香烟的升级版,黑魔鬼2000是巧克力味的,比起黑魔鬼...

  • 《魔鬼魔鬼》

    一、魔鬼式思考的基本要领:像孩子那样思考。 在我们成年人眼中,孩子的想法往往不着边际,有时候甚至很荒唐,为什么我们...

  • 往后余生,只怀念,不打扰

    兔子遇见魔鬼的时候,魔鬼已经生活了几万年。 有一天,兔子问魔鬼:“魔鬼,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人?” 魔鬼笑着说:“当...

  • 【天使与魔鬼】

    天使与魔鬼 必须并存 否则世界就会失衡 因为有天使 所以才有魔鬼 反之亦然 魔鬼吐槽天使 天使中伤魔鬼 彼此永远纠...

  • DIOR 迪奥 19新款jadior水钻字母镀金长款流苏耳环 耳

    DIOR 迪奥 19新款jadior水钻字母镀金长款流苏耳环 耳钉魔鬼魔鬼魔鬼,绝对的魔鬼设计,太太太好看了,特别...

  • 魔鬼城

    寻找魔鬼城,想知道为什么乌尔禾有魔鬼城?想知道魔鬼城里真的有魔鬼吗?想知道是怎样的魔鬼在乌尔禾兴风作怪? 想知道的...

  • 我的2017年书单

    一, 经济学,金融 1, 魔鬼经济学 1 2, 魔鬼经济学 2 3, 魔鬼经济学 3 4, 魔鬼经济学 4 5,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魔鬼魔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cc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