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工作浑浑噩噩,对于现在的工作内容已经开始麻木,但始终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感谢朋友的鼓励,让我虽然在工作上浑浑噩噩却终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无聊的事情上。在这段时间内学习了一些东西,看了一些书,同时也有很多困惑,综合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学习不系统。现在碎片阅读的时间较多,但是却没有了上学时候能够专心看大部头书籍的耐心了,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直想总结这四年来工作的流程,却没有成行,也没有输出有实际意义的模板。
2、知识记得不牢靠。与上学阶段相比,心思没有以前那么单纯了,每天要处理和思考的事情较多,虽然看了一些书,但是对于书中的知识、论点、方法终究记得不牢靠,反而像是休闲读物了。
3、无法学以致用。我还是一个在赚钱养家糊口的屌丝,谈不上什么高大上的理想或者是修身养性之类的,所以学到的东西希望能够用起来,但是现在却没有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生产力,这点让我很有挫败感。
后来了解到了拆书的概念,其中提到的RIA拆书法以及A1、A2、A3方法。RIA分别代表Reading、Interpretation、Appropriation,A1表示的是描述自己相关的经验,A2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概括书的观点,A3思考后续应该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我找到了以前的一本旧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了重新阅读和归纳总结,以下为拆书心得。
1、阅读的艺术
首先,阅读一本书之前,要先明确读这本书的目的。你在读书的过程中为获得知识和咨讯还是为了理解消化,这点很重要,如果这些你都没有想过,那么恭喜你,你只是在为了休闲或打发时间来读这本书,这是最愉快的方式,也是很多人都向往的。
其次,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本难度适中的书,读书就是一个与作者隔空对话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理解程度还没有达到作者的高度,那就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还不如踏实的睡一觉。现在让我重新读一次实变函数或者量子力学我绝对不会去碰的,我已经很清楚我的智商还无法达到那个高度,即使去读也是记住一些概念和公式而已,却无法理解真正的用处在哪里。
第三,读书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读书肯定是要主动的去做,而不是被别人逼着做,还有就是所谓的主动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去思考书中的观点,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书中的内容,要不然我们的大脑和一个大桶没有什么区别,什么都装,最后什么都用不上。
2、阅读的层次
整体来说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递进的,每一个层次都很重要。
基础阅读就是要求你对于字、词组、语法必须要熟悉,这是基本的技能和要求,就像现在如果让我去读俄文书籍,肯定是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
检视阅读,其实就是要迅速的定位书籍的主题是不是你所要找的内容。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通过前言、序、提纲能够快速的帮助我们了解这本书是不是在我需要的范围内。在检视阅读过程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则是:第一不要停下来,即使有你读不懂的地方,第二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关键是要了解这本书的主体思想。
分析阅读对于在读的书来说是最重要的,通过分析阅读我们要把书变成我们自己的书,这才是有用的。分析阅读中提到了11个原则,这是一个原则就包括了前面提到的RIA和A1、A2、A3方法,这是这本书中的方法论部分,也是最实用的部分,后续将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
主题阅读是对于延伸阅读而言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所想,会产生一些问题,如何寻找能够支撑的理论依据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主体阅读所关注的重点,本部分也会在后续详细讲解,再次不做赘述。
3、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阅读是伴随着我们的细致一起成长的,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诉求,在我们产生新的诉求之前做的事情是要一本书真正的属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些方法的,书中针对于不同的阅读层次介绍了三中不同笔记方法,分别是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这些笔记的方法根据个人习惯也是因人而异的,感兴趣的可以参考原书。
4、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
这一部分就是完全的使用案例了,对于一本书分类之后,针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作者给出了不同的方法,这对于后续的阅读有一定的帮助,现在却不是最关注的,因此本部分粗略阅读,未做分析和整理。
『如何阅读一本书』2016年04月10日以上是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时的粗略的结构笔记,主要供自己记录读书过程而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