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北部宿迁县有个王集公社,位于宿迁县西部,距县城20公里。东邻蔡集镇,西、南接睢宁县,北与皂河镇以故黄河为界。面积62.7(一说61.5)平方千米,人口51567人。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黄河故道、西沙河、民便河、250省道穿境而过,朱海水库在西部边缘。清乾隆年间,有个叫王承献的在京做官,在家乡兴建集市,故得名王官集。解放后属皂河区王集乡,1956年属耿车区,1957年由王官集、九城、朱海3乡组成王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王官集乡,1995年建镇。
王集公社有一个名叫同李大队。同李大队是一个“一脚踏两县”(两县交界)的偏僻乡村。我家就驻在同李大队王铁庄。王铁庄离王集公社大约6公里多,在上世纪60-70年代,同李大队王铁庄到公社不通水泥路,村民到公社赶集走的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田间小道(那时农村的行政建制与现在不同,现在的乡、村、社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分别叫公社、大队和生产队或小队)。
同李大队王铁庄是距宿迁县城不太偏僻的地方,大约有20多公里路程,过去外人很少涉足。那时县城到公社有一条石子公路,坑坑洼洼,生产队的托拉机只能在路上慢行,速度稍微快一点,一个颠簸,人的脑袋会撞上托拉机上或颠簸下来。到县城的客车是一天一趟。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有时还不通车。
出门的道路难走,再加上生活不富裕,队里人很少出过远门。偶尔到公社去多是去赶蔡集,因为蔡集到我们家只有1点5公里,去蔡集也只是买个针头线脑,打点油盐酱醋,或者扯块布料什么的,在当时就算是干了一件大事。如果某个人到过县城,那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王铁庄在我的记忆里是全公社人口最多的生产队,全队500多口子,由王铁、茅草张两个庄子组成,全队百分之八十姓王,其他张姓、刘姓、吴姓、史姓、梁姓、邱姓、蔡姓、韩姓均很少,我家在王铁庄属一家姓吴,孤门独户。
生产队的农民,大多数有着善良、淳朴、憨厚的性格,但同时又伴随着愚昧、贫穷、落后,存在着占家族大欺负人的也时常发生……,他们成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日子。
那时特别穷,全庄仅有王召一家土墙房子盖的是瓦,其他人家全是草房子。生活也很简单,吃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什么草能吃就吃什么,记得当时一天吃两顿饭,全庄子上有很多家到吃饭时出去到别的村庄去要饭吃,吃过了再回家来干活或去上学由此而得外号“要饭庄”。吃顿肉那只是过年的时候吃一次,那还只是过过吃肉的瘾。穿着上更比较单一。男人的衣服大多是价格低廉的布匹或手工制作的粗布,除了蓝色就是黑色。女人中上了年纪的女性同样以蓝色和黑色衣服为主,少女或少妇时常有人穿“花衣服”(衣服中带有花草图案和不同色彩的衣服),但大多不鲜艳,没有现在这么张扬。一个明显的特征,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有“补丁”(穿烂了再缝补),有的衣服还“补丁”上叠“补丁”。“补丁”的颜色与衣服不搭配,标记十分明显。很多家庭一年四季难买一件新衣服,一块巴掌大的旧布都舍不得丢掉。
王铁庄当时有四口井,四个大汪塘,全庄500多口人饮水做饭全靠这四口井,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井边排着长队等着往家里挑水,每家都有一个吃水的水岗,特别到了大年初一,家家都想早早去挑头井水,也好给新年带来吉祥。全队四个汪塘就是全村喂养家禽、洗衣服以及旱作物用水了,由于那个年代没有洗澡堂,汪塘也成了夏季男人天然的洗堂,女人也有夜里偷偷的去洗的……。
王铁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