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夕
小时候的一日三餐中,
有两餐都是面。
后院里随手扯一把青菜,
挖一把蒜苗,
这就是今天面条的主配菜了。
若是能再盖个煎蛋,
七分熟的流心蛋,
那一定是今天很大的满足了。
面条一年四季的搭档倒是不少,
春季的韭菜,
夏季的葱,
秋季的茄子豆角,
冬季的白菜菠菜。
菜都是应季的,
也都是家里自己种的,
成本很低,
花的心思不少。
说来也奇怪都是面条,
材质一样,
宽窄形状不一样口感也不一样,
可以手擀,
也可以机压,
宽的像裤带,
窄的像细线,
不宽不窄像鞋带。
长的像川,
短的像针,
不长不短口感最好。
面条的精华在调的佐料,
不说别的就是吃蒜也只认手工捣的,
放上小葱粒辣椒面淋上热油,
一碗油泼干拌已成五分,
若论其他吃法,
自然少不了旗花汤,炒臊子,蘸水,浆水,打卤,蔬菜汤拌面......
做法是可以干拌,
可以浇汤,
可以蒸着吃,
可以炒着吃。
吃面的人用的器具和姿势不少,
可以蹲着吃,
可以站着吃,
可以坐下吃,
可以大口大口吃,
可以小口小口嗦着吃,
可以是很小的一碗,
一碗接着一碗吃,
也可以很大的一碗,
一碗饭干到人发昏。
这么看来,
面很朴实,
但也不朴实,
简单的烹饪,
花样的吃法,
像极了人生百态,
都说吃面吃得是态度,
其实管它呢,
只要幸福和满足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