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从小培养合作精神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从小培养合作精神

作者: 从容小妹 | 来源:发表于2024-07-03 15:46 被阅读0次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关爱和合作。

人类生活在具有意义的世界之中,我们体验世界必先赋予其意义,而不仅体验现实本身。

我虽然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具体是什么,但是合作和奉献在人生中一定有很大的意义。

当我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作者的伟大之处,不愧为心理学之父。

作者说要想让自己的人生观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就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学人士的指导,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错误的根源,并探寻到正确的人生意义。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思考过人生意义,也只有在遭受到挫折的时候才会关注此类问题,如果人生平坦顺畅,没有遭遇艰苦磨炼的话,就不会产生这种想法。

不过,就是这种忽略或许就会让我们真的错过很多,走上一条不正确的或者曲折的人生之路而不自知,尤其是教育孩子方面。

作者说身体残缺、过于被溺爱和被忽视的孩子是很容易被误导的,他们常常会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就需要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意义。

如果孩子人生态度是错误的,那方法也永远不会正确。尤其需要家长做出努力,给予他们适时关爱,在他们所做的每件事中,帮助他们树立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

这让我想到了朋友的一个孩子。第一次我们接触的时候,孩子就莫名其妙地追着我打闹,而且在我已经表现出相当不悦,并且已经暗示孩子,我不喜欢这样玩的时候,他还是不依不饶追着我打闹。在我看来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而朋友却用宠爱的眼光看着她的孩子说,看我家孩子特别聪明不怯场。

还有一次就是朋友带孩子来我家做客,依然是无拘无束,在沙发上飞檐走壁,地上打滚睡觉,这时孩子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能有这样的行为,也是让我感觉诧异。

最近朋友又在和我聊天,想让我帮忙解决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但是越来越不爱学习,已经完成不了作业。家长会上老师特别提醒朋友,如果再这样下去,担心孩子真的就跟不上了。朋友急得团团转可是一筹莫展,于是求助于我,但我也是爱莫能助,因为我也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

今天看了阿德勒的这本书,我就突然想到了孩子可能是被她溺爱坏了。朋友这个孩子是二胎,自己年龄大了又生下这么个宝贝儿子,所以管教就有点力不从心,也没那么严厉,现在生活条件又好,所以宠爱就又多一些了。

人们常说惯子如杀子如,可是不知道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成年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都是因为在童年时期就未对人生的定义形成正确的认识。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会对其命运造成影响。

溺爱导致的后果,不仅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孩子没礼貌,或者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更主要的是孩子缺乏了与人相处和合作的能力。也不会发展自己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也就是慢慢地就无法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

书中作者讲,家长对孩子溺爱,就会导致孩子对人生意义的曲解。这类的孩子都比较自我。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的愿望就是现实,自己无需争取便可获得一切。他们已经习惯了只索取不付出,根本不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脑海中除了自己别无他物,根本不懂得与人相处,互相合作的好处。

作者说其实在孩子的早期,我们就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并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学会自己处理与同伴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勇气和乐于合作的精神。

在家中关于受宠的孩子总是有些自私,他们同样会将这种自私的性格带入学校。他们不想改变,也不想与同学老师合作。在他们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他们会有点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就是最棒的。

若想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在心里感受到自己努力学习,就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称赞。让他有团体意识,感觉到学习的意义,不是只为自己进步,还是为了给班集体争得荣誉。这样带来的成就感会激发他更大的学习动力与勇气。

仔细读来,越来越觉得这也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有些孩子的学习不好,看到的是成绩问题,其实背后可能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心理行为问题。想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或许应该先从改善孩子的认知行为开始。

作者说,人生的真谛就在于奉献。如果一个人对人生意义感悟透彻,甘愿奉献满腔热情热忱,并且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阔步前行,他必定会体现出熠熠夺目的人生价值。同时他还会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改变自我,形成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增强技能。

站得高必然看得远,就是想要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必须有合作精神。所以家长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和他人是相互联系的,个人和整个人类的最大福祉就是团结协作。只有一个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应该体现在社会中,才会勇敢地面对困难,才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

相关文章

  • 第八天

    今日学习《自卑与超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自卑来源于对经历的解读。在孩童时期至关重要。需要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过...

  • 读书杂感

    《自卑与超越》读完了,最核心的感受就是人要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 所以一个母亲从孩子小时候就要培养他关注别人,对别...

  • 【读书】你真的不自卑吗?

    前言 本文是《自卑与超越》一书的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

  • 读后感

    今天把《自卑与超越》啃完了。看完之后还有有疑问在心中:合作如此重要,培养孩子时怎么兼顾合作与自我?理论放在现...

  • 2018-12-21 开天窗

    hhhhhh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占个坑

  • 《自卑与超越》--合作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个体心理学的先驱和代表,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

  • 行为的艺术胜过意识的驱动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提到心理学,相信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名字一定是弗洛伊德。《自卑与超越》一书...

  • 奉献与合作---《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听了一遍,觉得有意思。后来借阅德平这本书,看书过程中,又在樊登读书听了一遍。《...

  • 自卑与超越

    合作的力量 自卑与超越 前提假设: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什么是自卑:想要更好 怎么超越: 目标论(关键不是从何处来...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从小培养合作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jy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