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作者: 卫卫卫轩瑞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19:03 被阅读0次

        《自卑与超越》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它便会形成“自卑情结”。

        本书修正了精神分析的泛性论,从生命意义、儿童、家庭与学校的影响、个人与社会、职业及爱与婚姻等多角度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对于此书,我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

    一、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优越感是自卑感的补偿。

    自卑感的存在具有双面意义,它可以激励人不断追求超越、克服障碍;它也可能让人在某个领域止步、产生恐惧。本书充斥着阿德勒的理论观点,作为本书的一个核心词组,这一定是与他本人的生活风格和人生态度相一致的。自卑情结虽然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却可能不被一些人所承认或接受,而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

        从自身来说,我愿意让自己花精力看清楚在这两方面的问题,不再让自己以优越感的心态去掩饰自己的自卑。好吧,自卑有就有吧,从今天起,我努力转化它,不让那个方面成为自卑的源泉。

    二、人生的意义在于三方面问题的平衡。

    在解读生命意义时,阿德勒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从而折射出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即:我与地球?我与他人?我与他?而所有真正“生命的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天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同时,又从个体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类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于职业、交往、两性这三个问题。

        都曾经茫然过,因为多种困难,又会想问很多很多问题,又会不自觉的扪心自问。那些问题似简实繁,接下来我们会问出从小到大的问题,而这几个问题似乎都离不开阿德勒贯穿此书的“合作”观念。

    三、合作贯穿于一生、三方面问题都离不开合作的心态。

    此书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教育、职业、婚姻等多方面,一个人学会如何合作是他能够成功、甚至不出现问题的基本技能。仔细想想,人其实是很软弱的,如果人类不合作,那么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人成了世界的主宰,因为人是群居且懂得合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团结合作来维持基本生存,但团结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需要精神支柱,没有团体社会的认可,人会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从书中,我感受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这种自卑感做斗争的过程,这也可以解释为人的社会性形成的过程。战胜自卑就是战胜自我,不断摆脱自卑的身影有如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尊,我非常赞同大师的一个观点:一个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会比优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而接受太多宠爱的那一个,是内心最具有优越感的,一个人一般并不了解他的生活目标的真实意义,它常常是潜意识的,但个人却能借此产生一种动力和优越感。在自我陶醉于优越感的同时,麻木、消沉、逃避,逐渐形成更大的自卑,以至于一事无成,并且极易产生病态心理。

        对于这种心理我们要做的是第一,澄清不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缺陷,人无完人,不能只看见自己的不足,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能一味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比较,这样容易产生自卑感。第二,培养自信心。要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自信和勇气,树立对人生的自信心,以这种自信对抗自卑,战胜自卑。第三,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有了别人的点评我们才会更好的了解自己,才能够不断改正,不断进取,使自己变的更加优秀。虽然,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对于自卑这一心理,虽然对于每一种心里我们都应该有肯定的态度,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挫折,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是不优秀的,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一心态,调整好心态去克服。但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每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每个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克服自卑感,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所以特别是培养儿童时,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生活,从而使他们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yt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