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周三,农历十月初二,郑州,阴转多云,11-19℃
今天未跑步(静态管理第12天,未能跑步)
春节过后,累计第204天傍晚跑步,4公里,(正月22天,二月21天,三月26天,四月22天,五月21天,六月22天,七月25天,八月27天,九月18天,十月0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16289/fd3da17a893653bf.jpg)
我们总是太着急。
我们总想早早的把一件事情办妥;我们总想早早的学有所成;我们总想早早的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为家庭发一份光,出一份力,早早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初衷无可厚非,但操之过急,往往会事与愿违。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慢就是快,你没有一个充足的量变的过程,你就不可能有一个实质性的质变的结果。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幸福是点点滴滴奋斗出来的”。
孔子是至圣先师,但孔子的学问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孔子曾师从鲁国的乐师襄子,但却数十天不曾学习新的内容。襄子问他什么原因,他告诉老师:“我虽然已经熟悉曲子了,但我还没有熟练掌握弹琴的技法”;“我虽然学会了弹琴的技法了,但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情感意蕴”;“我虽然已经领会了乐曲的情感意蕴,但我还没有领会作曲者的人品”。循序渐进,慢工出细活,一首曲子被孔子学了数十天有余。
“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终于领悟,“这个人肤色黑黑,身材魁梧,眼光长远,像一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这如果不是文王还有谁能够如此呢?”孔子是对的,老师襄子也最终坦诚,“我的老师先前给我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
“有志者事竟成”,如果我们都能秉持这样的一种深根究底、精益求精的态度,还愁天下有办不成的事吗?
融会贯通,一通俱通。你学会了,融汇了,贯通了,举一反三了,你就会豁然开朗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同一件事物,你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觉,也会有不同的领悟,这就是新的感觉,新的领悟。”所有的感觉和领悟贯穿在一起,就是自己对事物最真的感受,这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别怕慢,“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炙热”,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想一口吃个胖子,这种思想都要不得,到最后都会因噎废食,过犹不及。其实慢就是快,重要的是你持之以恒,夜以继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方向对了,基础扎实了,你就永远会行驶在前进的道路上。
人生一样的道理,愈是想得到,愈是会失去。“煮豆燃豆萁,豆在腹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告诉了我们曹丕的操之过急。不过还好,曹丕最终还是对亲弟弟网开一面。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不必操之过急,就像腌咸菜,“发酵过程足够了,好咸菜自然也就出来了”。
不慌不忙,不急不燥,“功到自然成,一切皆可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