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通过没人关注的推特作为我的宣泄渠道发泄我无处安放的表达欲,上个月我在看侯世达的《我是一个怪圈》,开始非常喜欢作者的的非常主观的写作的方式,而后发现这种写作方式的阅读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的阅读方式,因为普通的传递信息式文章只需要能够精准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就够了,而主观文章通过一个人思路的改变与认识的更新传播信息,顺着思路,甚至幽默感才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特别是,这样的文章在很多年后会看,势必会带了一种当时是弱智的感觉,所有卖弄的梗,就像现在说相声的人还在用「棉裤裆」来形容一个人最笨。
但我逃不脱这种写作手法的局限,我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爱说话但又不擅长文字表达的人,所有的文字都像是被我内心的那个转述机器从语音识别出来的,这种唯一的写作方式也在改变我对于文章写作的理解,所有和我一样的写作之人都是令人生厌的,因为他们是在语言号召,而不是坦诚的用理性的文字传递,最终表达出一个人的文章,而不是表达某一事物的文章,
这种理解同样深入到了我对于vlog的感受,我喜欢诸多的vlogger,但我无法接受他们对于主观的强调,一张脸,不断的说这在我看来是令人生厌的,但我又苦于没有找到更好的表达手段,我认为这种表达处于现在的人脸式vlog与电影之间,它真的记录生活,而不是为了作为媒体的生活,媒体是它的推广方式而不是表达方式。
其实我所希望的是,如同纪录片一般的拍摄,无干扰的记录生活,抽出最精彩的部分以影像作为记录。
说回推特的帮助,推特的帮助就是,它成为了我的闪念胶囊,我的记事本,我的文章「原型」
写文章的背景音乐:Piano Concert No.21, K.467/Yoel Eum So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