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应当不会对下面这张图片感到陌生吧,尤其是喜欢看民国剧的朋友。应当这样说,凡是以上海为题材的影视剧,都有图中这座桥的身影(当然有些是影视基地的仿制品),它的名字叫作“外白渡桥”。
上海有座外白渡桥外白渡桥坐落于黄浦江畔苏州河口,站在桥上可以望见对岸陆家嘴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是来上海旅游打卡的热门景点。整整100多年来,在它身上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
1 几经变迁的外白渡桥
1854年,英国商人威尔斯在外摆渡口等候渡船,虽然河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不少,但是渡口处还是拥挤不堪,人满为患。
出于一个商人的精明,威尔斯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在此地造一座桥,再向过桥的行人收取过桥费,岂不是赚得盆满钵满。他没有耽搁,随即找来几个合伙人一起商量造桥的事情,他们一拍即合,总共筹集了1.2万元,组建了“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并向当时的工部局申请在外摆渡建造桥梁。
据资料显示,到1856年的10月份,苏州河上第一座木桥便建成了。以商人威尔斯的名字命名,人称“威尔斯桥”。又因其在外摆渡口,俗称“外摆渡桥”。
由于桥比较低矮在桥的中央安装了一个活动式吊桥,如有大型船只经过则可以升起放行,这在当时中国属于很先进的设计。
河面有桥,方便了行人过河,但随之而来问题也出现了。没错,就是过桥费。行人和车辆过桥,中国人一人每次铜钱1文,后来增加至2文;洋人是5文铜钱;工部局雇员凭证件免费。
几年下来,过桥费因为增加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引发社会不满。期间还发生过侨民拒付过桥费引起的斗殴事件,更是激起民愤。之后经过工部局和威尔斯几经谈判,最终工部局答应每年向该公司支付1971两,才换得外国人免费过桥的权利。
几年以后,原先的木桥基础开始腐烂,桥面也开始倾斜。故此,在1872年工部局出面以4万两价格收购威尔斯公司的所有财产,并买下威尔斯桥。在其西侧造了一座新桥,因毗邻黄浦公园,就命名为“garden bridge”(花园桥)。新桥建成后,过桥费彻底取消,白白让人过桥,上海人就索性称它为“外白渡桥”,这一称呼一直保留沿用至今。
又过了30多年,原花园桥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于是,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
建桥工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到1907年年底,第三代外白渡桥正式竣工;1908年1月20日通车。它中文名称固定下来就叫“外白渡桥”。
不久,桥面上电车轨道工程也告完竣。1908年3月5日,第一辆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从桥上驶过。
上海有座外白渡桥2 历史大事件
①刺杀郑汝成
1915年11月10日中午11时,时任袁世凯政府派驻上海的镇守使兼海军司令的郑成汝将军,乘专车从外白渡桥上驶过。
突然,半空中飞来一颗炸弹,一声巨响,炸坏了汽车后轮,车子被迫停下。这时,两个年轻人冲了上来,一个人左手抓住车窗,右手提枪向车内郑汝成连开数枪,郑汝成脑浆迸裂,当场死亡。
行刺的人并没有逃逸,而是立在外白渡桥头上,向围观的群众拱手道:“在下王晓峰。袁世凯篡权窃国,自为帝制,郑汝成助袁作恶,疯狂捕杀吾党人,今杀之,为国除害!”
这时,桥两边的巡捕蜂拥而来,包围了两个刺客。其中一人不但不跑反而爽然笑道“我们要干的公事已经结束了,如果要逃,早就走了,现在我们等你们来,为啥还不快上来抓捕我们啊?”
最后,二人当场被抓,不久后被除以极刑。
②抗战时的救命桥
1932年1月28日,日军挑衅导致了“一•二八事变”,一度十分繁荣的华界闸北地区化为灰烬。约有60万人试图通过外白渡桥逃进入公共租界。
日军暴跳如雷,迅速将外白渡桥完全封锁。直到2月20日,才由公共租界收回外白渡桥,但收回的那天,更多难民由外白渡桥蜂拥逃进公共租界避难。
直到1937年“8.13”淞沪会战,外白渡桥再次扮演救命桥的角色。8月12日,数以千计的民众通过外白渡桥涌入了租界。
日军设立铁丝网和哨兵,封锁了外白渡桥的交通,仅留有20英尺宽的通道以供通行。
8月13日,成千上万的上海市民为了躲避战火,离开苏州河北岸日军占领区,涌向外白渡桥,冲进公共租界;
中国军队集结在外白渡桥东面的百老汇路、杨树浦路一带,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数百名日军溃退了,慌不择路地逃过外白渡桥,结果被租界内的英军缴械,全部关进外滩公园。
外白渡桥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兴衰和荣辱,承载了上海人太多太多的记忆。如今外白渡桥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交通作用,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外白渡桥是一座与时俱进的桥,历史的积淀使它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当你漫步在外白渡桥上,恍若隔世,现代化的建筑环抱在它周围,桥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衣着鲜亮入时的红男绿女,但也只是一伸手的距离,就能触摸到那过往的历史。
上海有座外白渡桥外白渡桥也是一座姻缘桥,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黄浦江两岸的美丽景致都能成为婚纱照的现成背景。
桥上一对对新人,身着婚纱、礼服,俨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来上海时,记得去外白渡桥走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