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能至少让人总结出两个要点
1.这个写东西的人语言能力很匮乏,除了一句俚语,想不出其他正经而贴切的话。
2.这是一个北方人。
看电视,a台:当代男女婚恋实况
b台:改革开放浪潮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勤劳农村妇女
c台:烧杀劫掠一样没干过的“女魔头”,人设时髦值刷的不要太过
晚会:滤镜下,女主持唇色一律的死亡芭比粉,牙白得像刷了层粉。
嘉宾们一律的中国红,向村里的条幅,直接扯下来裁剪一下胡乱套上。
倒是接地气。
鲜肉们在外面的舞台上服道化灯光摄影特效可劲造,飘飘然宛如仙子落凡尘。
结果被请到晚会上,就好像城里的Andy回村里过年,脱了大鹅穿红绿棉服,平日里妖魔鬼怪的精英样在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热情下灭得无影无踪。
主办方可能是这么想的:我不懂鲜肉们哪里厉害,只要把人请过来往这里一摆,甭管人家演成啥样,总有人看不是?
开学典礼:
旁边中学开学典礼,这种东西,一般都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喜气洋洋,领导祝福,你们要怎样怎样,再派一个嘴甜的小姑娘上台表示决心,谢谢领导~这学期我们要怎样怎样。
仿佛开学是天底下一等一的乐事,万众期待一样。
第二部分马上就有一个严厉的教导主任,幻想自己是检阅士兵的将官,心里时刻窝着一团早早上班的火无处发泄,又看到底下懒懒散散的士兵,立马拉下脸,以简洁的语言,怪异的语调,扰民的音调,连环炮一般的语速,将下面的学生们突突一片。
这部分大概会持续十分钟到二十分钟,以一个类似于“本不应该这样早结束的便宜你们了收下这份恩情这学期给我夹着尾巴做人别惹事滚吧”的语气宣布解散。
何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