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普及,朋友圈已经是大家记录生活,分享点滴的一个重要板块,每天发布一条朋友圈的大有人在。相比之下,有部分人一年到头也发不了几个动态,甚至连朋友圈都没开通,在互联网大热的时代,就仿佛一个江湖隐士一般的存在。
公司团建,课堂发言,培训交流,与侃侃而谈的同事同学对比,总有一批人选择沉默,享受单独的内心世界的愉悦。
在这里就要提出一个近年来的新名词来解释以上的情况。
「沉默」人格
乍听之下就像个贬义的心理学词汇,但它所代表的心理模型正广泛地存在于人群当中。
根据字面上也不难理解,首先我们给它一个较为细致的定义:
在日常的社交互动中,倾向于选择接收信息,而不是输出信息,拒绝或抵触陈述自己的观点,逃避日常社交,更愿意独处。
存在即合理,沉默人格更像是与当代社会的浮躁抗争下的产物。
分析包括我自身在内的周围的人群,其实也能够清晰划分出三个其产生的本质原因
拒绝负面信息
一个人每次的任一信息输出都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反馈,即便是看似最正确的言论或者行为,都可能招致负面的评价。
心态好,你可以一笑而过,完全不放在心上,但你无法保证所有人都不在乎收到完全超出自己预期的评价。
在朋友圈里,你开开心心打了好长一段话,配上一张洋溢着笑容的自拍,希望能够把岁月静好分享给你的亲人朋友,最后在点击发送的时候犹豫了。
你沉思了下,会不会有人觉得自己矫情?装X?最后你默默地删了所有的内容,就好像这一切从没有发生过。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颦一笑都可能代表着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的评判,而接收者对这些小细节的肆意解读反而对自己造成了打击。
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是绝对安全的,没有外界的干扰更能保证自身良好的成长。
完美主义的衍生物
完美主义者对成功趋近于病态的达成度,造成了他们在每一步的环节上都要斟字酌句。
因为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在他们看来都是对目标的一次重创,为了从源头上避免错误的产生,就要有惜字如金的念头。
当自知发表的言论无法达到心中的一百分期待,就只能偏执地选择放弃,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干脆不做,不小心出岔子的概率总是比万无一失的概率来得多,保持缄默是对维持自身期待最好的结果。
岁月下的性格沉淀
越长大越孤单不是说笑的,成年人相比曾经自己的世界,更能体会到孤独的所在,收起了往日的性情,逐渐学会了隐忍。此刻的沉默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成熟的标志。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里有一句话: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们好像总是对沉默、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人抱有偏见,殊不知这是其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保持沉默,拒绝不必要的社交是对自己热爱事物的尊重,也是对自身追求的生活的态度。
以前看过一张图,如下,展现了中西社交的差异,西方人更愿意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人,中国人则更愿意接触能够合群的人,团队精神的体现无往不利。
这就导致了在部分社交中有人需要承受隐性的心理压力,说人话就是:表面笑嘻嘻,心里MMP,一旦表现出了与周遭不合的迹象,就可能被当做异类。
在委屈自己和委屈别人当中,也有人破罐子破摔选择了后者。
而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社交冲突,沉默这种无声的方式正是保持立场的最优解。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何必在没意义的社交上浪费口舌。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适当的选择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聆听自己的声音,能促进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
冷静的分析外界杂乱纷扰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筛选,比来者不拒盲目地接收更能获得收益。
学会在适当的场合发声
沉默人格只有在正确的情况才具有收益效果,在某些需要你发声的时候,你依旧选择了沉默,可能后果即是对自己或者他人的间接伤害。
面对生活中的不公,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晋升机会,亦或者是相亲现场的腼腆不讲话?
沉默是金,偏执的沉默是蠢,得治。
丰饶的内心需要沉默去建设提升,脆弱的心理需要沉默去构筑外壳,过度的完美主义需要沉默去梳理百分百的期待。
而外界等待着的必要的发声则需要你鼓起劲打破沉默去回应。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同话旅店 与你分享我的高效学习经验和心理感悟
回复“简书”,将获得我精选的21部TED演讲和《自控力》高浓缩25条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