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腻(小小说)
图文 | 王學藝
“哥,你院子里的树被臭腻砍啦!”三弟在老家给省城的大哥打电话。
臭腻真实名字叫高德,他是村里出了名的难缠,大小事遇上他算扒拉不清了,不弄你个头昏脑涨也气你个老眼昏花,乡亲们给他起绰号臭腻。
拿最近的事来说吧。村邻刘生意外去世,刘生家境不太好,加上从小眼疾,一辈子过着独自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埋葬刘生那天,派去挖墓坑的几个爷们儿不到半小时就耷拉着脑袋回来了。在场帮忙的乡亲纳闷,自古挖墓没两小时干不好,老规矩中间还要派人给他们送饭,在地里吃完饭这帮人才能回来。
村里红白事有执事的,一问,脸立现难色。
刘生墓地刚好在高德田上,避免不了要毁些庄稼。坟地是祖传的,墨守成规的习俗不管谁墓在谁地头,埋人这档事再心疼庄稼都不干涉,谁都清楚谁家都会有事儿,开幕坑挖掉几棵庄稼不可避免,让别人就是给自己留后路。当然,乡亲们会尽量把损失降最小。
可臭腻一反常规,冷不丁出现在开墓现场,这看看,哪瞅瞅,埋怨干活的人这里庄稼碰断了,哪里庄稼土压倒了。干活人是奉主家旨意,都清楚他秉性,谁也不搭他腔,谁也不愿为主家事得罪臭腻。他絮叨不止,大伙不吭不哈抄起家伙就回主家了。
办这事出这麻缠小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刘生有个外地的妹夫有钱,放气话说收拾他,赔钱算我的!几个年轻外甥去墓地理论,三句不合把臭腻捶一顿。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臭腻瞬间在村里传为“美”谈,都说这回这货可碰钉子上了。
臭腻这疼那痒住了几天医院,后自觉怪没意思趁天黑回了家,好一段在村里没露头。
大哥一家常年在省城,村里分宅基地采用抓阄制,结果一出来,大哥头发懵眼发花。这辈子初一十五算全躲不过,与臭腻做邻居成死症。
日子比树叶都稠,随来小去,风霜雪雨,跟臭腻搅缠不清的概率增加了。但跑不了庙可以跑和尚,大哥抓住机会,在城里买房子安了家。父母先后离世,在城里长大的小孩对那片空地毫无兴趣。再说盖上房花一堆钱又不住,大哥也就听之任之了。
与臭腻房搭山,地临边。生怕大哥吃亏的三弟上心,这不事来了。
“哥,臭腻靠你们界边边垒墙搭了间棚子,檐瓦都伸过你这边了。”
“哥,臭腻把他乱鼓叮当的东西放你院里了。”
“哥,臭腻把你院子当路走了。”
三弟好心,臭腻一有风吹草动,叮铃铃电话就甩过去了。
“好好好,我知道了。等我回去再给他理论,你操心了呀。”
“反正我给你说了,以后有啥别说我没告诉。”
“好好好,好好好。”
虽说大哥眼不见为净,但这乌七八糟的琐事也够他喝一壶。对臭腻没点动作肯定挫他心,再有事他高高挂起就不妙了。若他一打电话就回去和臭腻论家长里短,气头上不定哪会儿乱了方寸,不但耽误在城里挣钱,无所以然还落一肚子气,更让爷们儿看笑话。
大哥手里夹着快烧到指头的烟,眉头紧蹙,在屋子来回度细步。
“哥,这事臭腻给我说过两次,我没搭理他,还要你的电话,我说我也记不住了。树长在咱自己地盘管他啥事儿?”电话那边的三弟忿忿不平。
“臭腻给你说过两次?”
大哥眼前一亮:“给你说两次你也不去把挂他瓦的树枝砍了?你动手砍了他还承你个人情,你一再没反应人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你不作为才导致今天的下不了台。”
“要想公道打打颠倒,你邻居树枝伸你院里挂你房瓦你啥想法?”大哥突然脑子通透,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老家人多把鸡毛蒜皮看得太天大,吃五谷杂粮的人总有讲情理的时候。
周日,大哥风尘仆仆回了老家。带上礼物登臭腻家门,他老婆春英笑脸相迎,原本臭腻、春英和大哥是初中同学,春英让座又倒水,说高德出远门打工了。
临走,大哥给春英笑语:“远亲不如近邻呀,我院子和你们的一样,以后就交给你们了,遇啥事操着心,有不得地方可拿你是问,哈哈!”
“中中中,你甭管了。”
下午,大哥把那棵碗口粗的树放倒,驱车扬长而去。
后来,听三弟说臭腻把那间棚子重起了,按祖辈规矩留出五寸屋檐滴水距离,破东西很少搁院落了,打刘生那场事他似换了个人。
从此,三弟很少因臭腻给大哥打电话,他开始盘算着回家盖房。
臭腻(小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