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九州之铁

九州之铁

作者: 奔跑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17:21 被阅读0次

    1898年5月,恭亲王奕訢走到了他的人生尽头,此时的大清王朝可谓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恭王是王朝后期的重要支柱,是皇太后和皇帝可以放心倚仗的对象。在恭亲王的病榻前,皇帝问他的六叔朝中何人可托大任时,恭王说李鸿章张之洞可用,皇帝问到翁同龢时,恭王说皇帝如果用翁师傅是聚九州之铁而铸大错。光绪皇帝到底不是雄主,在用人上没有自己坚定的意志,他听从了六叔的建议,没有起用翁师傅去主持他的新政,而是把他劝退出权力中枢。

    在恭王看来,翁师傅居心叵测怙势弄权,也就是没有真本领干不了实事,与他相对应的李鸿章是真正干事情的人,晚清几十年里几乎所有大事李鸿章都参与并发挥了作用。不过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翁同龢的主要工作是教育皇帝如何处理政务,教皇帝如何调和阴阳,不是做具体工作的人要求有具体的工作业绩这本身就难为人;李鸿章跟着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起军,他是做具体工作的人,当然容易出成绩不过也容易出问题。应该说翁同龢长期在权力的最高层,更容易把握全局,可能更容易把握全局,而李鸿章张之洞是封疆大吏,更能应对具体事务。

    光绪皇帝面临的局面不是用一个二个人就能解决的,他面临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外有列强环伺内有民众不满,他自己也没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段。他相信了六叔,可六叔开出的药方同样没有能治好大清的顽疾,十四年之后大清政府也寿终正寝成了历史。

    大清朝历史上能真正称得上聚九州之铁铸成大错的事情并不是同光两朝重用翁同龢,而是道光皇帝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奕詝而不是老六奕訢,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大变局面前,道光选择了貌似忠厚其实是能力不足的老四,而这个老四没有能力担起帝国腾飞的重任。相传道光帝一直在该选哪个儿子承大统的问题摇摆不定,究竟该选忠厚一点的奕詝还是选更为能干一些的奕訢?道光皇帝对两个儿子进行了两次考核,一次是组织两个儿子去打猎,老六很是神勇,打了好多猎物,而老四是一箭未发,皇帝问老四为何没有打猎时,老四说现在是春天是万物繁衍生息的季节,他不忍伤生。将自己的无能说得如此高尚,也真是没谁了,关键是道光皇帝听到后居然还有些感动,觉得这个儿子有仁德之心,是个仁君的好材料。第二次是把两个儿子召到自己的病榻之前问治国之策,老六认真回答了父亲提出的问题,就当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做了阐述和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而老四除了跪在皇帝面前哭泣之外并没有正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他说他心乱如麻,除了祈求上苍让父皇的病快点好起来之外没有其它想法,而且他认为皇帝只是染了小病,很快就能康复并带领国家走向强盛。皇帝被他这一通忽悠之后又一次感动得不要不要的,觉得这个儿子没白养是个孝顺孩子必不负了这个国家。老四的这两次御前答题都是他的老师杜受田教的,杜老师说反正你比不过老六不如出其不意,用感情替代能力作答,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终被忽悠了的道光帝选择老四作为接班人,而老四除了能力不行之外毅力还不足体力也跟不上,在咸丰的治下国家越发变得弱不禁风。历史证明了道光选老四是聚九州之铁铸了一个大错,错在什么地方呢?选人不以客观的能力作为衡量标准,以自己的主观喜好作为衡量依据,是看人下评判结果,考核没有了意义。

    如果以个人的喜恶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那么很难选出真正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大错特错,是聚九州之铁而铸成的大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州之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qk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