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但不是气温越高越好,气温过高,喷出的雾状液很快被蒸发,特别对一些易挥发的除草剂及见光分解的除草剂,会降低除草效果,如2.4—D、氟乐灵、禾大壮、二甲四氯等,还会因挥发飘移到周围敏感作物上产生药害。气温过低时使用扑草净,植物对其不能及时降解,容易发生药害。正确的施药时应为:高温季节,晴而无风的上午11点前及下午4点以后;低温季节宜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
2.空气湿度
一般来说,湿度大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最好的时机是,叶面无露水、无雨水,而且空气湿度在60%以上。干热季节如过于干旱,则不要施药。
3.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充足,作物和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作物对药剂的分解和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运输,从而达到最佳除草效果,尤其是土壤处理剂必须有土壤湿润条件才能发挥良好的药效。如土壤干旱,作物和杂草生长缓慢,作物耐性差,并有利于杂草茎叶形成较厚的角质层,影响对除草剂的吸收传导,从而使除草剂药效下降。同时杂草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大部分毛孔关闭,影响药剂的吸收,根系更加发达,增加防除难度。因此,干旱的天气,推荐高限量,同时施药时要加大喷水量。
4.降水
施药后不久即降雨,药液容易被冲刷,影响药效。
5.光照
百草枯、除草醚、伴地农等都是光活化性除草剂,在光的作用下才起杀草作用。西玛津、敌草隆、扑草净等光合作用抑制剂,也需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抑制杂草光合作用,发挥除草效果。氟乐灵等施于土表易挥发,见光易分解,使用时需及时与表层土混拌。
6.土壤pH值
当pH值在5.5—7.5时大部分除草剂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过酸过碱的土壤对某些除草剂会起到分解作用,从而影响药效,如土壤封闭除草剂为酸性,在盐碱地中封闭除草效果差甚至无效果。又如绿磺隆在酸性土壤中降解速度快,影响药效,在碱性土壤中降解速度慢,对后茬敏感作物易造成药害。
7.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
质地疏松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吸附量少,过量则易淋溶造成对作物根部的伤害。粘性土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吸附能力强,使药液不能在土壤溶液中移动而形成均匀的药土层,从而出现“封不住”的现象,影响效果,因而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或采用推荐用量上限。有机质过高的高水肥田,一般不使用土壤处理的除草剂。
8.水质
指施药时所兑水的硬度和酸碱度。硬度指100毫升水中所含Ca2+、Mg2+离子的多少。由于某些除草剂的有效成份容易同这两种离子络合生成盐而被固定,所以硬度大的水质可能会使除草剂药效下降。具有酸碱性的农药掺入了碱性较高或酸性较高的水,会影响药剂的稳定性,从而降低除草效果。
9.风速
除草剂要在无风或微风时施用,风大喷除草剂容易发生雾滴飘移,危害周围敏感作物。
尤其是易挥发的除草剂,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10.草龄
杂草在2-3叶期为最佳防治期。杂草草龄过大,抗性增大,用药量必须适量加大。
11.施药时期
冬小麦产区,施药时间分为冬前施药和节后施药。除草剂药效发挥要有适宜温度,低温施药会导致除草效果差,严重者会出现小麦中毒现象。冬前施药建议使用耐低温效果好的产品。节后施药建议在冬小麦播种后浇完蒙头水(第一水)后的40天以后打除草剂最为安全,此时小麦正值4叶或4叶1心期,对除草剂 较为耐受,4叶以后打除草剂最为安全,另外,小麦4叶期时,大部分的杂草已经出齐,而且草龄比较小,小麦又没有分蘖,叶片不多,比较容易打死杂草,此时打除草剂最为高效。
12.二次稀释
除草剂药效发挥重要因素之一是二次稀释,先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并边加边搅拌,调匀稀释至需要浓度。二次稀释关系着药液是否在用药器械里分散均匀,最终会影响除草效果。
13.施药浓度
施药浓度过多过少都会对除草效果有影响,所以除草剂配水要科学,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切忌不要擅自增加用药量。
14.施药器具
施药使用的器具不同最终的除草效果也会有差异,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机器施药越来越普遍,其与人工施药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15.施药人群的差异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施药也会影响施药效果。另外,人的情绪也会间接影响施药效果。
16.交替用药
杂草抗性越来越严重,年年使用同一种除草剂杂草很容易产生抗性,交替用药除草效果会更好。
17.苗情
病苗、弱苗时,要减少用药量或延后再施药。
18.正确选择除草剂
影响除草剂效果的18个因素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好的除草剂 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要根据当地的草相选择最适合的除草剂,这样才能达到好的除草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