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去世让混沌浮躁的我们又想到了这位博学的先生。拿起这本朴素封皮的书重新回味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生活。
开篇时空倒置的第一人称记叙把我瞬间带去了那个孤独荒凉的驿道,不可思议的感受着客栈奇怪的规则,她溺水般的无助。但是一但知道了这里其实是医院的影射,其实是即将走在人边缘的那种心境和波澜不惊的淡定,也便不再惊讶了。
失去是痛苦的历程,可在书中,我看到的只有追忆和怀念。只有对万家灯火中有着一盏孤灯为己而亮的珍惜和满足。
故事从洋溢着青春风采的牛津留学生活开始,那些细碎的关于租房炒菜的故事,时不时就像看到了之前的自己,而那些让人感动的邻里房东关系又让人不得不羡慕。
诚然,这两位也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旁听,兼领着奖学金。我似乎能看到那个坐在偌大图书馆翻阅古集原著的姑娘,
毫不畏惧外文的生僻厚重只是奋笔疾书。
那个时代的夫妻伉俪,大多有在欧洲游历的精力,有幸我也一样能在这样的年纪有这种经历。在欧洲大陆中感受自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艺术建筑作品。
当然得承认这些幸福的源泉还是在家庭的陪伴上,而孕育新生命的过程却是我这样的年龄尚未体验过的。女儿就像他们的又一个伙伴,从出生就认识的熟人。
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自己自由选择权利,父母不过多干涉,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感受,当然也同时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给他们成长,发展的空间,试错和积累经验的机会。
书的海洋给予了下一代学霸的幼时成长阅读的机会,也不禁庆幸自己年少时期也是一样的以家为书店的在阅读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
人生的境遇有时就是跌宕起伏的让人时而欢喜时而无奈。回国经历的战争,革命,挫折,分离,辗转,在生理和心理上考验着这个家庭。
但是从书卷中,我却读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抱怨和痛苦,就连面对选择的犹疑和后悔都不曾流露。有的只是一家人的相守与相持。
亲人的,朋友的,邻里的都在展露着默默温情,时代的洪流中,如娟娟溪流般清澈。
或许是作为老师,学者的自我定位,也不时能闪现出让我为之钦佩的诗句,时不时又引着西方经典文化作品,讲述着那些翻译,释义的斟酌考量。
最难得的还是全书几乎找不到那些与他人对比的思绪,既没有骄傲也没有哀怨和艳羡。无论的是物质上的还是他们本就无比丰盛的精神上的。或许站在那样一个学术殿堂里,这些早已不再生活的主题了吧。
而如今我还是太浮躁,想的太多而踏实不够,坚持和淡定也不够,懒于动笔,懒于思考,频于抱怨,急于成功。
有时反不如专注的读读文学,读读原著,慢慢的看,细细的品味,在还没有找到相濡以沫的它的时候与他们先相伴着成长着。
相依为命,相爱相守,不畏离散,有缘自会再相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