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和“互联网+”思维完全相反的“-互联网”思维 。
我一个硕士同事最近离职了,离开他学习10年的专业,去做和电商运营相关的工作。他所处的行业就属于典型地实体经济范畴,而他的新工作属于网络经济的范畴。同事毕业后从事的一直是技术类的岗位,开发新产品,有着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大家都认为他将来会是一位优秀的研发工程师。
同事的离职事件触发了我对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一些思考,坚信网络经济正在一步一步地损害实体经济。这种损害不仅是指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低比重,更是指对实体经济人在思想方面上的侵蚀。这种侵蚀使实体经济人特别着眼于眼前利益,着眼于那些可以快速赚钱的业务,而不去脚踏实地地做些价值更高但获益较慢的研发工作。
通过研发工作不断做出好产品是实体经济的正经路子,而网络经济的路子是以便宜的价格更多的渠道卖出尽量多的商品。实体经济为网络经济提供产品,但是网络经济是根本不在意产品的质量,哪怕是仿制的假冒伪劣商品,只要有人需求,网络经济人就认为有市场有钱赚。实体经济的好产品在网络经济面前一文不值。但网络经济毕竟面对的是最终消费者,在整个消费环节中具有很强的话语权,他们必定会反向要求实体经济做出改变。一旦实体经济顺应了这种反向要求,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死循环,导致更加不重视研发,做得产品也越来越差。这和实体经济应该有的发展方向显然是背道而驰。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工业化进程还比较落后,从1978年算起时间上也只有40年,这还是在没有考虑工业进程质量的情况下。实体经济水平还很低,做出好产品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的专业技能都需要完善。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应该是实体经济人的思想和思维没有经过工业化洗礼,还比较落后。一个被网络经济思维毒害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实体经济的,至少不会做长久。而现在的实体经济人正在被毒害。网络经济需要快思维,而实体经济需要慢思维。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普遍追求快思维,本应慢思维的实体经济也追求快思维,导致出现了没有任何研发思维的企业做出大量低价的仿制品,冲击市场,使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直到大家都没钱赚,日子过得很辛苦。没钱研发,没钱创新,又进一步导致了没钱赚,存活不了几年就倒闭了。
中国的实体经济很苦,苦就苦在,在还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就提前陷入了互联网网络经济的冲击中。这一点和美国不同,美国是在工业经济很发达的情况下,遇到了互联网经济,他们对于互联网经济的负面冲击抵抗力特别强,而我们的抵抗力却比较弱。中国如果想要有更好更高质量,基础更扎实的经济水平,一定不能过分依赖网络经济,不能鼓励以互联网思维做实体经济,更不能过分迷信互联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