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西游记》,菩提老祖将一段秘诀传授给孙悟空,“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功完随作佛与仙”。
清凉,不是让皮肤感觉到凉,也不是什么都不想,就呆坐在那里
这里模拟一下,修炼内功的过程:
1、调整心情:心境放空,开始练功了,这段时间只给自己一个人。生活中不管烦恼也好,喜悦也好,都不要去想了。有些朋友还是静不下来,就听听窗外的风吹得树叶沙沙的声音。
2、调整呼吸:呼吸均匀,绵长,轻柔,要把握好一个“清”字,不要刻意为之。练功就是修心,不要想着你是用鼻子来呼吸的,要想象是从头顶吸入的,直线通过身体中部,抵达肚脐下面的腹部。吸气的想象过程,要配合空气吸入的过程完成。初学者,可以不关注呼气。
3、持续这个过程:至少30分钟。
调养呼吸的过程,拥有一颗“无为”之心,最为关键
菩提老祖教孙悟空的修炼之法,老子《道德经》中也有类似地表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里的“常无”,我们分开两个字来理解。
一个是“常”字,常是时常,经常。用日常用语来讲,就是“每天都要练”,不能练一天,停三天,想起来就兴致勃勃地练一下。要水滴穿石,持之以恒。
另一个是“无”字,这个字的意思,也就是菩提老祖说的“清凉”了。
《庄子》记载,“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毋摇尔精,乃可以长生。”这段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常有,这句讲的是,练功的时候,不是睡着了就好。过于昏沉时,要提醒自己现在在练功。无”“清净”“昏沉”这些都是有边际的,不能睡着了。
“无为”才有为,才有“丹台赏明月”的欢喜
一些丹道书籍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结丹“”元婴”这些词语,不要以为这是什么肚子里长“仙丹”,要生宝宝了。比如我们平常讲“心里有几只小兔子蹦蹦跳跳”,这里不是说心里真有几只兔子,而是比喻紧张的心情。同理,菩提老祖讲的“好向丹台赏明月”,明月指的是什么呢?不要我多讲吧,这就通过“清凉”呼吸修炼而得到的气感。一团内气,圆圆的,像不像月亮呢?
体会自己的呼吸,每天静修30分钟,至静之时,你可有什么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