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古代十大贤母教子有方,那些有效良方,你都get了吗?

中国古代十大贤母教子有方,那些有效良方,你都get了吗?

作者: 善书之馆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15:46 被阅读0次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他们的成就往往来自于母亲的从小培养。下面就盘点一下,我国古代十大贤母的教子良方,这些方法只要你能get,下一个贤母可能就是你或者是你身边的亲朋好友了。

一、胎教

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胎周文王的时候,注意实行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周文王聪慧仁德,爱民如子。成为一代明主,开创西周。

二、挑选学区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仉氏为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谓是煞费苦心。最后选择一个特别适合学习的学区安居下来,孟子也成为了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成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德不配位,要懂得收敛锋芒

.陈婴之母陈母告诫:暴得大名,是为不祥。陈婴听从母亲的告诫,三次易主,最后被刘邦封为堂邑侯,审时度势保全性命于乱世。

四、课子授经

宣文君,是十六国时期太常韦逞的母亲。她课子授经,使得韦逞对《周官经》很有研究,被任命为专门负责祭祀礼乐的官职"太常"。苻坚赐予她"宣文君"的称号。

五、结交益友、清白做人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截发筵席、封坛退鲊的典故说的就是她。湛氏教导陶侃,交朋友一定要结交品德和学问都好的人;做人要清清白白,做官要清廉。

六、仁政爱民,感化罪人

南北朝时期的名臣房景伯的母亲崔氏,品德贤淑秀外慧中,亲自教儿子读书。房景伯为太守时,遇到一位叫贝邱的母亲,哭诉自己不孝子的恶行。房景伯打算惩罚贝邱的儿子,崔氏不赞同。她叫房景伯派人将贝邱母子请到家中,由房景伯侍奉自己和贝邱的日常起居,叫贝邱的儿子在一边看着。月余,贝邱的儿子被房景伯的孝顺言行感动,十分惭愧自己的恶行。回家以后,贝邱的儿子痛改前非,变得很孝顺贝邱。

七、遗画教子,勤俭持家

北宋著名宰相寇准,早年家贫,为官后,寇母病逝。寇准的生活日渐奢侈。寇准张灯结彩,大摆五十寿宴。女佣刘婆拿出寇母临终前所画的《孤灯课子图》给寇准。寇准想起过去母亲苦撑养家,痛哭流涕,急忙撤了宴席,辞了宾客。

八、画荻教子,安于贫贱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郑氏,新丧夫家贫,买不起文房四宝。就用芦苇杆做笔,沙子为纸,教欧阳识字。欧阳修长大后做了官,因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郑氏宽慰儿子要安于贫贱,才能没有思想负担。欧阳修懂得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精神上并没有衰落而是非常豁达。

九、为子刺字,精忠报国

南宋名将岳飞的母亲姚氏,倔强刚直,家教很严。岳飞天生神力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姚氏教导岳飞抗金报国,在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一个象征。

十、因材教子,贫不废读

王冕是元朝末年的著名画家和诗人,他的母亲懂得因材施教,贫不废读。王冕家境贫困,七岁的王冕只能放牛。王氏发现王冕经常躲在村塾的窗外听先生讲课,就劝丈夫让儿子读书。王冕刻苦用功,夜里常常跑到寺庙里借庙里的油灯,一直读到天亮。可是王父总想让儿子弃书种地,王母总是开导王父,最后王冕成为一位闻名天下的画家和诗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十大贤母教子有方,那些有效良方,你都get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vw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