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初识邱伟老师,是在 2011 年某组织举办的 TTT 培训营,我依稀记得那时的学习心得:内容为王,结构为纲,感性演绎,理性升华;
初识《FAST高效课程开发》在 2015 年,邀请邱伟老师为当时的团队分享了 2 小时,干货满满,口吐莲花……践行着我在 2011 年的心得,敬佩之余更多的是惭愧……
复盘自己这几年的经历,虽小有辉煌,但总有说不出的别扭……慎思才发现,最有成就感的“心流”还是看到别人成长后的喜悦。
由于有近 3 年的“开小差”,导致自己培训的能力和感觉惊人的退化,还好邱伟老师组织了《一课千金》的训练营,让我在迷途中看到了灯塔,遂决定披挂上阵,再启征程!
读书听课笔记
这次看书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与12堂私房课结合学习。第一感受(也是我佩服的点)完美的诠释了:内容为王,结构为纲,感性演绎,理性升华。
先说内容为王:
1.基于企业绩效问题的课程,才是企业需要的课程算是本书核心论点。简单说:无问题,不培训;
2.明确问题,初定开发方向讲了4个内容,但关键点只有2个:调研访谈,收集企业绩效问题 & 理清需求,准确描述问题现状;
3.培训分析环节的:课题三级筛选漏斗
4.梳理目标,突出价值定位的:课程开发目标和课堂表现性目标
这里最值得我反思的有 2 个内容:
1.哪些课题适合自主研发 - 本次训练营,我选的主题是《组织经验萃取》,不怕大家笑话,到周四的凌晨我还是懵圈的,根因在于我选了一个【攻关】的课题。自己不仅不是内容专家,而且每天忙得……导致不得不调整课题;
心得:课程开发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定位非常重要,自己是不是内容专家(实操经验)才是关键。
2.课程命名的调色板 - 就目前工作而言,我经常干这件事(比如月度的启动会),可听完邱老师的分享,瞬间觉得自己……还需要积累和修炼;
心得:好的课程名称不是舞文弄墨,而是基于问题,结合宏观的认知框架,反复提炼……最终突显课程的亮点和价值。
二说,结构为纲:
简单说:同为《结构性思维》认证讲师的我,着实领略了邱老师的功力和风采,具体内容我把思维导图放到群里与大家探讨。
再说,感性演绎:
一直认为课程开发是件很苦的事,每天都要调用脑子里的所有知识体系,深入浅出的去设计一门课,已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而要把这个理论讲明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2堂私房课》是我首次听,一直在思考【如果我讲,会不会有更好的方式】?邱老师为我打了一个样,鉴于细节太多,请仔细看我的导图吧
最后,理性升华:
坦白讲这门课就是一门理性思考的课,本身就是基于前人理论模型之上的。我认为升华的点:更具中国特色的、更符合中国培训师的一种提炼和升华。就如邱老师所言:这是一本【拿来就用】的指导手册。
结语
坦白讲,我很少……几乎不写文字版的读书笔记,主要是我懒,而且记不住。
但是这次看到这么多老师一起学,着实激发了自己上学时的感觉,所以就写这样。还让大家见谅、海涵。
最后,再次感谢邱老师、同时感谢训练营的所有老师,能与大家一起学习、成长,真的太好了,我很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