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By周舟20220512
妈妈成长在路上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母亲和父亲不同,
母性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看见孩子,指向融合和容纳;
父性指向分离和秩序,提供规则、界限与力量,更具竞争性,将母子关系撑开。
很多时候我们经历一些事情后才会对懂的道理更深层次的理解。
昨天我就经历了一次心理上和孩子的分离更深入一层的感受,我深深的体会到,我和老公对待孩子的爱的不同。
我们都上班,孩子自己在家上网课。下午的时候老公抽时间带他去看牙医,原本没想到时间需要1个小时左右,老公就把10岁的孩子自己放在牙医那里,自己回去上班了,说等修好牙齿再去接孩子。
虽然这个看牙的地方我们总带孩子去,但是我真的不放心把孩子自己放在那里,尤其是修牙。孩子小时候因为牙齿的问题,糟了不少的罪,那时候修牙走了好多医院牙科都不接收我们,孩子小,治疗牙齿不配合,哭闹,牙医根本上不去手,也害怕孩子的哭闹出现问题而承担责任。那会孩子是被治疗牙齿这件事情吓到了,一是内心的想像恐惧,二是最开始治疗牙齿家人和牙医对孩子的那份内心需要没有看见导致的。安慰,商量,奖励,所有的套路都用了,因为那时候没有学习,根本不懂看到孩子内心的需要,最后是老公强行按在牙医椅子上看的,现在想想那时候后的孩子有多无助和恐惧。当然被爸爸按着弄了,他发现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后面再去治疗他也配合了,可能他知道反抗无效了。
现在去看牙医,躺倒椅子上之前还会和我心里连接好久,妈妈你抱抱我,躺在椅子上还要拉着我的手,空闲了还忍不住对牙医问十万个为什么。
基于之前的种种经验,我感觉给孩子自己放在那里不行,总会担心他害怕了怎么办?不配合的话牙医会不会说他,对他不好?我这心里就开始打鼓。这就是我自己的感受,可能孩子没有这些感受,即使有那也应该给孩子自己去面对和处理的体验,是不是。
老公就没有我这么多的心理活动,把孩子放在那里就回去上班了,心里也踏实。说好了一个小时候去接,结果老公工作没脱开身,过了两个多小时才去接的孩子。爷俩晚上回来对这事只字未提,看来这就是我作为妈妈的瞎操心。
孩子被老公接去他单位了,晚上老公要八点才下班,我说那我下班去接孩子回来,顺便路过市场买点东西。结果我走了三站地去接孩子,离老远就听到孩子的嬉戏声,我一听就是我家孩子。到了那里果不其然,这一会功夫自己就交到好朋友了,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呢。我说妈妈接你回家,他说不回去,要和伙伴玩,第一次来爸爸单位还没待够。非要等爸爸下班一起回去。
我的担心又来了,我担心这店前后车来车往的,不安全;爸爸在工作也没时间看着你,还有如果他心里惦记你也不能安心工作;有担心他楼上楼下的在摔了。总之,我就不踏实把他留在那里。我本以为老公和我想的一样。
当孩子说妈妈,我求求你了,我不想回去,我还想待在这里。他的再三请求我动摇了,我就想问问老公,或许他让孩子和我回去,孩子会同意。我和正在干活的爱人说孩子不和我回去,那我自己回去了。人家头都没抬,稀松平常的回复我一个字;“行”
我就感觉像是我给他送一副手套,我说放在这我走了,他同意的感觉。
完全没有和我一样的那些担心,孩子安全,影响他工作之类的。
回来的路上我走的很慢,晚饭不用做了,悠闲的散步,看着天上的白云,穿越城市的流水,路边的蒲公英黄色的话,路边各式各样的摊子,卖菜的,卖水果的,卖各种日杂的小商贩,我的内心就在深深的觉察我的这份母爱,
突然就想到了荣格说的,父爱会帮助母子关系撑开,让母亲和孩子更好更成熟的分离。
我内心可能还是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放手,退后。十岁的他已经不在是一个小男孩,自己有了安全意识,也有了自己的交际,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体验,需要和爸爸一起去外面看世界,不是和我窝在家里,在我眼皮底下做哪个乖乖的小男孩。他有更多更广的需要了。
我在意识上总说放手,其实潜意识我根本就没有放手,还有那份担心在,我这样是不是会限制孩子的成长,阻碍他去探索去成长。突然我想到了母爱的羁绊。我这是不是羁绊呢?
非暴明熙老师总说,孩子大一些,4岁以上基本就都可以交给爸爸带,尤其家里是男孩的。很多时候,我们当妈妈的是不放心交给爸爸带的,老师就问你接不接受你的爱人用和你不一样的方式,不是你期待的方式去带孩子呢?
这又让我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这句话。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惟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分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分离和爱同等重要。
作为妈妈的我,要学会真正的放手,做到和孩子成熟的分离,不做母爱的羁绊。
作者介绍:周舟:80后职场妈妈,喜欢文字,煮文疗伤,喜欢一切自己喜欢的事物;
非暴种子班学员,学习非暴,受益非暴,致力于跟随老师传播非暴。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对他人有影响;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