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人民日报发文,两会关键词中也不乏区块链的身影,这股热潮显然不是一阵喧嚣,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已经是大势所趋。
然而,如果说传销还需要劳心劳力洗脑,借区块链概念发行数字货币“捞钱”就成了完全的空手套白狼,市面上甚至出现了“大佬名人站台、传播平台造势、发行方编故事,三方瓜分利益”的奇特“空气币”生态。
对凭空敛财的本能反感、对投机行为的复杂心理、对新生事物的固有抗拒,“空气币”肆虐后,公众对区块链的不信任达到顶峰,也引发喋喋不休的争论,从“三点钟不眠”开始,一波又一波的论战就未停止过。
事实上,比特币神话让大众过多地关注到数字货币本身,而看看大佬互联网企业已经默默进行的区块链成功实践,与其无休止地争论下去,相关从业者更应该共同思考在非数字货币领域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区块链项目这个现实问题。
实践先行,“好”的非数字货币区块链,在技术实践与业务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区块链规则下,技术实践有三个被忽视的应用要求
在趋势还没有成为现实前,区块链仍然有很强的技术门槛,比特币、以太坊让数字货币发行可以照搬照抄,而非数字货币的实践却没有现成范式,只有通用的注意点。
1、区块链的应用更多是双向的
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意味着首先区块链项目要完成公认的信息记录准确性,在纯数字业务方面,例如国际跨行结算,保证公认的准确就可以实现区块链的目的和价值。
但是,非纯数字业务由于节点除了信息记录(被动接收),参与者还负有信息对外交互(主动发出)的职责,记录的准确性就成为了最低要求。
例如,被广泛赞誉“有温度技术”的腾讯“公益寻人链”上,参与的各个寻人平台除了分布式共享和记录整体失踪儿童信息,更需要实时交互信息进行全链比对,“公益寻人链”背后有一个复杂的双向机制来保证“打破信息壁垒”不是一句空话,否则它就和一个整合的数据库没有大的区别。另外,IoT+区块链的实践也被重点关注,例如斐讯推出IoT+区块链的典型项目“天天链N1”,IoT属性决定该链把重点转向节点资源往上走的过程,从而实现全链资源(计算、储存及数字产品等)的共享,而不能仅仅是记录行为。
2、当下阶段的区块链技术,协作仍然大于颠覆
区块链来势汹汹,也让技术颠覆的声音不绝于耳,仿佛区块链一己之力就能撑起价值互联网的基础架构。遗憾的是,尽管未来区块链技术的进步或许能够完全独挡一面,大包大揽形成平地而起的解决方案,但当下的区块链技术,仍然依附在传统的互联网之上,技术层面的协作仍然大于颠覆。
例如,京东金融在其ABS云服务中切入区块链技术,百度金融今年1月上线BaaS区块链开放平台,并宣布已有500亿的资产在其上运作,斐讯白皮书显示其区块链技术与同样是分布式技术的NAS(一种允许用户在网络上而非本地硬盘上存取数据的技术设备)、CDN(一种用最优的方式分发网络上的内容,节约带宽增加效能的技术)甚至耳熟能详的P2P技术一起协作。
毫无疑问,非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还得靠原有互联网技术才能施展拳脚。
3、没有中心化占有者,但要有中心化建设者
非数字货币区块链(也被称作2.0或3.0)相对数字货币区块链(也被称作1.0)除了应用领域的扩展,在技术层面更意味着复杂度的快速提升。
没有统一范式,除了去中心化精神,更多的是因地制宜的复杂技术研发过程,这意味着这类区块链实践只有强有力的组织才能搭建起应用的平台,低门槛、随便抄抄就能上马的现象不可能出现。
也因此,发空气币的有各种阿猫阿狗,但过得去的非数字货币区块链都有强大技术背景基础的公司做支撑。先不论区块链“质量”如何,京东(金融及供应链)、百度(BaaS)、腾讯(多场景)、斐讯(IoT共享)、美图(认证及电商)等背后原本就有着极为丰富的技术积累。
互联网背景下,业务实践要从雄心回到现实
新生事物发展早期,技术本身的实践对业务实践的影响最为直接。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中,区块链业务层面的实践可能没有那么多雄心可以施展。
1、在互联网中孵化,区块链成长仍需依赖旧有格局
巨头被倾覆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也因此总有新进者抱着“伟大的愿景”跃跃欲试。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经常有这样的雄心,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区块链,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
一方面,上文所提技术限制仍然有高企的门槛,另一方面,区块链的任何玩法都离不了大量的独立参与者,让合作伙伴或者用户对区块链项目本身取得一致是一件十分需要影响力和资源力的事,在互联网环境中孵化的区块链项目,商务上仍然需要依托旧有格局。
例如,腾讯相关区块链技术已经被应用在了供应链金融、物流信息、法务存证、公益寻人、腾讯微黄金等多个领域,京东去年6月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除却技术因素,把这些资源聚拢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虽然不是全然没有机会,但相对那些可以靠奇思妙想一夜崛起的互联网玩法,创业企业在区块链这里更为艰难。
2、没有弯道超车,不过也没有赢家通吃
某种程度上,当下的区块链起到的更多的还是对原有业务的巩固、提升作用。京东金融的区块链应用明确说是“提升现有场景信任基础和风控水平”,而非一个新事物;斐讯天天链N1建立在已有的共享物联网基石上,是加深共享的动作;美图的区块链建立统一的入口机制,全网共享用户美妆数据但无人占有,其目的在于保证私人数据不被掌控的同时增强美妆电商推荐机制的准确性。
所以,对于当前阶段的区块链而言,只有那些原本业务就非常优秀的企业,才能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结合原有业务优势实现1+1>2的优势放大作用,巩固已有的、领先的行业竞争态势,而本身业务没有做好,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发挥将十分有限。
不过,这种非独立存在的性质,也决定区块链不存在赢家通吃的可能。那些互联网大佬推出的区块链服务(例如腾讯微众银行的商用区块链开放平台及TrustSQL开放平台业务)也只是一个方便本身业务开展的新触角,不具备掌控一切的目的和条件。
脱离数字货币思维藩篱,区块链才有未来精神
比特币挖矿导致能源消耗猛增,一些研究者认为它每年消耗32TWh,相当于丹麦一个国家的消耗,每个比特币交易消耗250kWh,足以为家庭供电九天。而“空气币”衍生出的各种XX链,更是出现了很多手机挖矿的现象,讥讽者戏称空气币改变人与人冷漠的现实,以后朋友聚会都不低头玩手机,改把手机弃置一边自动挖矿了,大量无谓的资源被消耗。
无论如何,这样的行为也不能称之为价值互联网的未来,不管是技术实践还是业务实践,区块链都不能再走这样的路径。
只有整体上带给社会正向效益的产业才能长久,对于真正想要有所作为的从业者来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用区块链标签卖出100万斤橙子只是营销噱头的成功,毕竟,在当前质检体系下,橙子这种单纯来源、限定渠道的产品,增加区块链并无太多意义,是无谓的技术资源消耗。
区块链+IoT之所以被广泛看好,根本原因还在于这种组合在资源效率方面想象空间充分。社会层面,IHS预测全球物联网设备的安装基数将在2020年达到207亿,2025年达到754亿;企业层面,IBM公司和三星公司联合研制的ADEPT在大大提升采购、订单确认、付款效率,斐讯用零元购的方式撒网终端,再用N1区块链产品搞出所谓“无限容量”,带去家庭、企业、社会的资源效能提升才是其自信的资本。
区块链下巨大网络将带来用户、企业及社会层面十分可观的资源效率,成事更加顺理成章。毋庸置疑,用户意义、企业意义及社会意义的价值统一,才是区块链“价值互联网”新未来。
潇湘Lee:专注金融财经领域,尤其是Fintech、区块链等。钛媒体2017年十大作者入围,钛媒体、亿欧、i黑马等70家媒体专栏作者, 《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撰稿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