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新环境,都要去适应,不管是工作也好,孩子读书也要。
朋友的儿子去年在村委会读了半年,今年换了老师,因为乡下没有什么生源。
她邀请我,希望两个孩子有个伴,现在正好在一个幼儿园,工作也在一起,真的大的作伴,小的也作伴。
朋友忙完了手头的事情,今天把她家老大送到幼儿园。
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学,还是要适应。刚到陌生的环境,还是哭了。
说起哭这个事情,堂姐今年把孩子送去县里的学校读书,孩子也是哭的稀里哗啦。
本来我还在暗自庆幸,自己的孩子很好,没有哭,没有闹,就是午睡前要闹觉一会。
没想到还是逃不开哭的命运啊。
今天我送孩子上学,帮他换好鞋子,送进了幼儿园的门,他就开始哭呢。
高兴不过三天,逃不开的魔咒,为啥孩子他爷爷送去上学就不哭,我送就哭呢?
因为他更依赖妈妈吗?
老师给我们每一位小盆友都单独拉了个人群,也有集体群。
朋友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好像不是很开心,想把他接出来,不读了,反正还没有三周岁。
但是呢,条件好像又不是很允许。
她家公和丈夫都要去工作,而他自己也在工作,婆婆在家里带老二。
她又不愿意扔下工作回去当宝妈。
其实,要我说,我还是挺满意的,孩子在学校有伴,而且孩子早晚要离开父母。
早适应是适应,晚适应也是适应,不如早点适应,我就是吃了晚适应的亏,出了大学门还是给人是初中生的感觉,又傻又蠢。
今天是上班的第二天,虽然下着雨,但为了任务,同事还是很积极地去下乡,寻找意向客户。
当然意向客户不是盲目的下乡,肯定是先知道某个客户确实有办宽带啥的业务,然后顺便问问他同村是否有办宽带意愿的。
昨天跑了一下午,没有开一单。
今天有好几个意向客户,明显感觉到同事松了一点气,完成了任务,保底工资保住了。
不过,我上午没有去,我守在店里。
店里也是来了买数据线的,修手机的,咨询的,就是没有交话费的。
我还是蛮想体验交话费,奈何没有客户。
下午,和同事下乡,办转卡,遇到一个很固执的人。
我当时的心情是,作为他的孩子,好像挺难的。
听同事说他有两个孩子,办宽带的这个还没有结婚。
他们一起住在一个房子里,而且那个房子还不是很好。
现在的单身男性,因为穷还没有结婚的单身男性真的不少,感觉这会是中国一个很难的社会问题。
但凡有点想法的女性,自己能够挣钱,不会委屈自己,降低生活质量,嫁到这样的家庭。
我现在在想,虽然这个工作,工资不高,但是孩子去幼儿园,可以接送,然后可以接触很多,自己曾经没有接触过的人,接触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跟他们沟通,并完成自己的工作。
亲爱的你,有想法就去做,一定要行动,要去实践。
保持乐观的心态,明天一定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