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写文五十多篇,虽然质量不高,并无一篇刻意应付。成果是有那么一点让自己欣喜,然而有时候也免不了疲倦,如果到了夜里九点多了,日更还不知道要写什么,就恨不能倒头睡觉,啥也不想,或者干脆听我的《东周列国志》抑或温习我的《隋唐演义》,在精彩的故事中朦胧睡去,谁还没有一点惰性呢?
然而最近看到的一句话让人警醒:勤奋和懒惰都会让人上瘾。
我懒惰而且上瘾过,很知道上面的话是对的,索性还咬着下槽牙坚持一段时间试试。实在写不出来了,我还能怎么样呢?只要不是因为偷懒的缘故,应该是可以被原谅的吧。
最近一个星期比较放松,日更在进行,也不用花费很多脑细胞,日子过得比较悠闲,《隋唐演义》一口气听了一大半儿,还抽空陪同事出去逛逛,看看初冬的红叶还未落尽的山峦,原因是班上出现好几篇优秀学生作文,依照我教学的惯例,我得给它们打出来,留存下来,将来供这届学生的学弟学妹们学习。
用学生们的优秀作文抵挡了几天,准备自己上阵了,也确实缓过气来了。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不得不扪心自问,我写作的初衷不是为了从而进步吗?但是很长时间了,没有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是不是反而是一种倒退?
几年前,向我的学生们推荐詹丽老师的散文集《菊农的一亩田》的时候,詹丽老师让我转告我的学生们:你跟他们说,老师是喜欢读书,沉淀自己,每写一篇文章,都要酝酿很长时间……
我呢,两个月的时间,连续写文十万字,没有一篇文章认真酝酿。这两个月,我虽则形成了写的习惯,但是如果是文字垃圾,比不写又能强到哪里去呢?
写作这东西,不是光勤奋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