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0697/3ca6eaa141f534c5.png)
01
今日看书,看到“守破离”三个字。脑袋中顿时起了疑问:“守破离”是什么?
一时来了兴趣,便想探究一下,于是仔细查找起资料来。
一番了解之下,才知道,原来“守破离”三个字源于日本剑道,后来发展到其他武术与行业,甚至延伸成为一套适合大多数人的学习方法,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进之道。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很崇尚匠人精神的国家,所以“守破离”其实跟他们所提倡的匠人精神有很大关联。
如何理解“守破离”?
“守”是最初阶段,需要遵从老师或者师父的教诲,认真练习基础,达到熟练的境界。这一阶段就像学习一门手艺的模仿阶段,不断地重复,不断地练习,已达到臻于至善的过程。
记得有次看刘国梁谈论学乒乓球,最开始的学习就是不断挥拍,每天练习10个小时,其实就是守的阶段。
“破”是基础熟练后,试着突破原有规范,让自己得到更高层次的进化。这一阶段需要在传承中推陈出新,打破自己的惯有风格。跟成语中“不破不立”的“破”意思差不多,破除旧的规范,重新创新。
“离”是一种更高层次,是在以上基础上,进行新的认识和总结,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这一阶段关键在于“升维”的训练,不拘泥于旧有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风格。
总体来说,“守破离”就是要经历一个从“模仿”到“突破”再到“超越”的过程,就像武林高手学艺一样,最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后来逐渐修炼、精进,自成一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02
知道了什么是“守破离”之后,下一步就是要看该怎么做了,那“守破离”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在“守”的方面要做到两点——精细模仿及接受反馈。
除了个别的天才可以无师自通之外,绝大部分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模仿阶段,如果需要做好,就要从细节入手,一点一点的学,一点一点的练,打牢基础,同时勇于接受他人的反馈,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这是成长的关键。
就像做考驾照一样,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没有反馈,很容易做错了而不自知;或者即便知道错了,也改正不过来。但是有个教练在旁边盯着你,试试的纠正你,就很容易提升。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坚持。如同禅宗的静心修炼,需要耐住寂寞,吃苦耐劳,不断练习以达到熟练的境界。
其次,在“破”的阶段需要注意尝试改进及差异化创新。
在基础熟练后,需要尝试突破原有的规范,进行改进和创新。这要求你不仅要理解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能力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进。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可以通过提升执行质量或进行差异化创新来实现。你需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和资源,对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改进。
这个阶段对个人的知识体系会是一大考验。当接触的知识越发多了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一些创新是发生在交叉学科,或者不同学科的边缘地带。如此,也是提示我们,除了在学习中注意“深度”之外,也要兼具“广度”,才能更好地创新。
最后,在“离”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跨界融合及创造新领域。
在“离”的阶段,需要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或者与其他知识领域进行结合,以此创造全新的价值,这跟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同理。
与此同时,你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策略和技能组合起来,创造独有的解决方案。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和实验新的可能性。
但现实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很多人急于求成,闭门造车,还未在“守”和“破”上花心思,就开始琢磨起“离”来了,最后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做出来的所谓个人创新,不过是别人已经用烂了的方法而已。
03
由以上分析会发现,一言以蔽之,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要“守得住寂寞”。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不破不立”。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甚至于看上去有些“离经叛道”,但实则是学通了。
如果放在书籍领域来看,“守破离”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守,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入门书;破,是学习别人方法的应用书;离,是探索自我模式的“突破”书。我们要根据我们的阅读水平去选择最合适的书,才是最好的。
如果放在写作领域来看,守,是纯粹的模仿;破,是自己的创新;离,是自成一派。也难怪,看很多写作大家,他们在刚开始写作时,都有自己的写作偶像,其实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从模仿到超越的过程。
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看的书多,最开始纯作为消费者买书、看书,后来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演变为自己写书,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的话,在“守破离”的学习过程中,一个人实际要经历从“无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状态的改变。在“守”的阶段,你需要放下自我,完全模仿他人;但在“破”和“离”的阶段,你需要从“无我”状态转变为寻找和表达“自我”,进而达到“超我”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对自我认知和技艺提升的挑战,需要不断挑战,追求卓越。
由此延伸到其他领域,会发现“守破离”其实有很广泛的适用领域。其实,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工作精神和态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总之,要践行“守破离”学习法,从“无我”到“自我”再到“超我”不断升华,需要勤加练习。无论是学习技能、提升工作水平,还是处理人际关系,都可以借鉴和应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