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魔鬼经济学》摘抄

《魔鬼经济学》摘抄

作者: niracler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22:47 被阅读22次
    1. 动机只是驱使人避恶行善的一种手段,但多数动机并非天然形成的,必须有人——经济学家、政客或家长——去凭空创造

    2. 他们不过是凡人而已,而凡人皆受利益驱使。

    3. 这两天我在看魔鬼经济学。这大概是一本挺好的书吧。用很通俗的话语,从经济哲学的视角来揭示问题。但我的文化好像有代沟。他说的那些故事我完全没有感觉。

    4. 专家不喜欢探讨一件事的不同方面,而是喜欢坚定不移地选边站队,因为说话有所保留或措辞微妙的专家常常无法博得公众的关注,要想让自己平淡无奇的理论上升为传统观念,专家必须壮起胆子。

    5. 父母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不及儿童每天与朋友和同学相处所受到的耳濡目染的影响。

    6. 回归分析法可以证明相关关系的存在,却无法证明孰因孰果。毕竟,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有多种情况,可能是X导致了Y,可能是Y导致了X,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同时导致了X和Y的产生

    7. 显然,父母对育儿而言关系重大。难点在于,当多数人准备拾起育儿经的时候,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注定。如果你天资聪颖、踏实肯干、教育水平高、收入颇丰且配偶也条件相当,那你的孩子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在生活中有所成就。(正直诚实、体贴周到、富有爱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想必也不会有害处。)而至于你的所作所为则并无太大影响,重要的是你本身的特质。

    8. 数据已经表明,父母在某些方面确实关系重大,因为这些方面的影响多数早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注定,而在其他方面则毫无影响,比如让我们执迷不悟的那些育儿之道。父母望子成龙,满腹期许,甚至绞尽脑法也要给孩子起个上层名字,这无可厚非。

    9. 滑坡谬误——看似毫无意义的个人行为积少成多,就会产生可观的影响。

    10. 无论有偿还是无偿,别人让你干的活就是劳动,自愿去做的事情就是休闲。

    11. 解释经济学原理的书籍千千万,读者甚众,多为大学阅读书目,但这些书籍解释了何为经济学,而非如何以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待世界。

    12. 这套书的作者,总是提出挑衅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统计数据,给出让你惊讶,却不得不信服的经济学的解答。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理解和找到触发人们行为的动机是解决各种谜团的关键。 传统观念常常漏洞百出,轰动性事件常常起因于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小事。 专家,包括金融专家和房产中介,常常利用信息优势说假话谋私利。 当然,知道这些,仅仅能让你做个不怎么容易被坑蒙拐骗的好人。 但魔鬼式的思考者,会充分认识到人是复杂的动物,私下和公开场合的动机会有微妙差别。 一旦你深刻洞察了动机怎么起作用,就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诱导别人。 不管是把它用在推销新品、说服客户还是搞掂另一半。 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不是口头上说关心什么。 选用对对方来讲有价值,而对你来说开支小的激励办法。 注意人们的反应,并根据反应调整策略。 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永远不要臆测人会因为“正确”去做一件事。 总会有人想尽一切办法钻系统的空子。为他们喝彩,而不要咒骂他们贪婪。

    13. 看来有线电视的确让印度农村妇女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其影响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她们甚至再也无法容忍家庭暴力了。家庭暴力减少抑或只是因为她们的丈夫忙于观看板球比赛,无暇顾及她们。

    14. 在某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人,并不一定是在小时候就显示出“极富天分”的那些人。这就意味着,个人选择未来发展之路时,应该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因为如果你不喜欢现在所做的事,那么你就不太可能特别努力地去做,所以也就不能做到最好。

    15. 而且,这个系统的处理速度要非常快。不仅仅因为在急诊室决策缓慢意味着病人会因此丧命,而且还因为,正如费德从科学文献中所得知的那样,在使用计算机时,如果点击鼠标后在显示屏上看到新数据的响应时间超过1秒,那么计算机用户就会出现“意识漂移”(cognitive drift);而如果响应时间超过10秒,那么这个用户的注意力会完全分散。这就是治疗错误发生的原因。

    16. 人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人就是人,刺激之下,人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人几乎总能受到影响或控制,进而变好或变坏,只要你能找到恰当的方法。

    17. 确切地说,如果我们没有挑战大自然母亲,采用硝酸铵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那么正在读本书的很多读者,很可能就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或者,至少没有时间读什么书,因为他们得花整天的时间去四处寻找吃的来填饱肚子。)

    18. 大多数人都太忙了,以至于无暇重新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连进行任何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你上一次抽出一个小时坐下来纯粹地思考是在什么时候?若像大多数人一样,那一定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难道这只是快节奏时代才有的现象?或许不是。才华卓绝的萧伯纳是世界一流作家,也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创始人,他在多年前便注意到了这种思考贫乏的现象。据报道,萧伯纳曾说:“人们一年最多思考两三次,而我每周思考一两次便享誉国际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魔鬼经济学》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dy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