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忍住看了两期奇葩说,看武十郎的时候很迷杨千嬅,一晃都多少年了。
最新一期确实是我看的为数不多几期里最触动我的,有很多共鸣,在本该紧张复习的夜里,写给自己。除去辩题本身不讲,蔡康永提到了“人性”,我很佩服也很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有足够的阅历去管理负能量,明知人性的阴暗面,却能淡然处之,而实话说,凭我不到二十年的经历,我不能。
这两年改变我很多,年龄在增长,但越活越消沉。有很多要去处理的生活琐事,有要面对的当下,有要思考的未来,在周遭压力的逼迫下,我没有在往上爬,而是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几步。最近我突然陷入一个思维僵局,我发现人性的可怕远超出我原先所估计的,可我也偏偏生而为人,我没办法,只能用时而暴躁时而低沉的方式去逃避事实,而这当中,我也在用我作为人的自私去伤害别人。我今天刷微博看到一个站出来举报北影性侵事件的北影学生,我没办法辨真假,但要是真的,我打心底佩服,但如果我身处其境,我很惭愧,我做不到。我以前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一点点,可我现在承认,我一毫都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力量敌不过众人,甚至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都影响不到另一个人,况且往往众人力量里,还有金钱、权力等等加分项。
站在台上我大概有几页纸可以讲,我想做个既会唱歌既会写作的医生,想赚钱让我爸妈过好日子,想找个人生伴侣,可我最后只能告诉大家我想做个普通人。第一我不敢,第二我不想。我给普通人的定义就是活下去,不管活成什么样,活着就好了,我没必要去跟别人分享我人生蓝图,没有人在意,我也没信心我就一定能活成我想的那样。坦白说,我一直是个靠幻想支撑活着的人,不是我不现实,只是现实告诉我,我只能沿着这一条路走,都不能有偏差,我觉得那样很没趣。
我是个很没主见的人,常态就是人云亦云。所以看了几期奇葩说,每次都是两边倒,可细想,到最后我自己的答案会越来越清晰。我不懂辩论,但我觉得每个辩手的心里都有个答案,这答案不该分正反方,也不是别人三言两语能随便改变,每个人的答案应该都是不一样的。而我的答案,正是我性格的反应。
我有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小时候我羡慕又嫉妒她,漂亮、性格好、会说话,有很多朋友,老师们也都很喜欢她。我觉得我只有她这么个好朋友,可她朋友那么多,我哪算什么她口中最好的朋友。慢慢长大,突然有一天我就释然了,她朋友多是她的能力,我做不到是我能力不足,我更该做的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因为自己不行就去揣测、质疑和冷落她。
我性格的基础是我父母给的,性格的形成虽然靠我自己,但绝大部分也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我不怪他们,每种性格都该有人继承,况且标准是人定的,也没有谁能断言我这性格就不好,有好心人安慰过我,每种性格都会有人喜欢,为了让自己好受,我也这么相信。小时候我在大人眼中又懂事成绩又好,我享受别人的夸赞,可同时别人多一句这样的夸赞,我的人生走向就多一份限定,就好像我必须要懂事一样。我家和小学班主任的家前后门,可我到了大学才知道,那时候老师跟在她家补习的我的同学们夸我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很晚,我该怎么说呢,那时候我确实每天晚上都看电视看到很晚,在别人都在学习的时候。初中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柳市,那时我还很小吧,为何去不记得了,只记得第一次出“远门”就吐的稀里哗啦,那时候我还一直觉得乐清比温州还远,直到初中到育英读书,才对距离有了那么一点概念。我愿意把当初的自己比作井底之蛙,见识短浅,可蛙真的不想出去看看井外的风景吗,我总觉得它尝试过了,可井那么深,一己之力出不去,于是当别人来告诉它上来看看外面的天空吧,它碍于面子,又只能安慰自己说,井底也挺好的,呆在这我很满足了,然后天黑了又开始新的挣扎。
关于误会要不要澄清,我能想起两件事。我对生活中的事情记性很不好,有时候自己说过什么也会忘了,所以喜欢写小日记,我觉得也挺好,就像是故意忘记的,也许是我潜意识里自保的一种方式。不过有些事情过去很久还能想起来,是我真的在意过,或者还在意着吧。
第一件事情,我小学很乖,为数不多的一次受批是因为下课跳皮筋汗流的多了点,平时跟个小透明一样的我,在全班注视下被罚站,老师还让我环顾一下有谁跟我一样下课这么疯的。我很憋屈,下课我们是一群人一起跳的皮筋,就因为我汗腺发达一点就受到如此指责,可我只是照着老师说的环顾了全班的目光,然后低下头站着,没有哭,也没有任何澄清和解释。第一,我真的有错;第二,我真的不敢反驳。
第二件事情,我或隐晦或露骨的提过很多次,我不知道当事人会不会看到,但我想说我不是在博同情,也不是在怪别人,我每一次搬出来,都只是在反思过去的自己。那时候她问我我是不是跟别人说她坏话,我没有澄清,我说了,因为我觉得她有些说我的话让我也不舒服,所以懦弱又阴暗的我在背地和我信得过的一个朋友说了;那时候一个好心人问我究竟怎么了,我没有解释,因为我确实有错;那时候我每天习惯性早起躲着她,我没有解释,因为我确实有错;那时候她们说我跟全班男生说她坏话,我没有澄清,我没有说过,跟谁都没有,我没这本事;那时候她们到寝室里骂我说要打我,我躲在厕所里不出声哭,我没有澄清,因为我不敢;那时候我以为的朋友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躲着我,我没有解释,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我最恼火的是,我真的想质问那个背后打小报告的人干嘛害我,可我没资格,因为追究起来,我不背后说人坏话,也不会有这样的报应。后来确实,谣言的热度降了,那些骂过我的人又和我成为了朋友,她跟别人说想跟我和好了我就不要脸的去找借口和她和好。可没人知道那半年甚至更久我是怎么过来的,连我自己都忘了;没人知道这件事对我后来产生多大影响,连我自己也以为过去了就好了。我也曾经觉得清者自清,也曾经觉得过去就好了,可那些我因为不敢或者没理由澄清的事实我一辈子都想找个方式讲出来,我又知道没人还想听;那之后我不敢相信任何人,因为我也不知道谁在明天会背后捅我两刀。
可我一直感谢这些经历,它们让今天的我在面对误会时,愿意解释和澄清。可能确实有时候对方没有多想,或者说其实他是误会我了可他自己没有察觉和在意,我仍然要反复澄清,我知道往往很自作多情很丢人。可这是因为我在乎,有一天我都懒的解释了,那时可能我真的无所谓了。
以前的我死要面子活受罪,做错事连说对不起都觉得脸红,所以我一直说,要承认错误真的是件很难的事情,可我现在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对不起”,也被教育说对不起没用,可如果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对不起”是真的想要道歉,错误太重,我再弥补;如果我意识不到自己错了,“对不起”是希望被告知我哪里错了,让我好歹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指责。我不喜欢不明不白,不喜欢被判断误解,做错事我就承认,但没觉得做错的事我就澄清,这是我不够现实的处世的态度,但我仍会这么为人,胸口憋的那口气,要么下咽,要么吐出来,下咽容易,迟早又会上逆。
清空朋友圈后并不习惯,不过觉得还挺好玩的,为空白的它添上新的第一条,写给自己,没有人看也好,美名为重新开始。过两天再清空,又可以重新开始。人各有命吧,命运也不太眷顾我,以前我总想着要改变命运,最近有点妥协了。不是对的人就放手,不是对的事就不做,我有我的原则和坚持,若和你不太一样我自己走也不用赶。以后让自己活的舒心一点吧,毕竟处处顾及别人,吃亏的还是自己。又熬夜了,还不是为了复习,睡觉了,明天不碰手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