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422聽方文山談「文化识别度」

0422聽方文山談「文化识别度」

作者: 柏克安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5:42 被阅读0次

0422在上海大隱書局的會場裡、方文山老師開啟了第二場的講座、一开始方老师就用「文化识别度」的标题,直接破题帶領大家進入今晚的文化之旅.他认为创作往往是体现个人的一种价值观,但在作词及写诗上面、方老师,觉得它们是有些差别的;作词人与写诗人最大的差别是写诗人在作品上有着鲜明的特征,写新诗作者把心情把情绪写入诗中,诗里呈现出写诗人的心境,活灵活现的描写它的意境.而流行音乐很多时候是表掉一达情感、作词人需要以“商业”为基础,采用一种情感表达的最大公约数来描写大众的共同记忆,而更多的是歌词中传达众人的记忆而不是个人的独自记忆、所以他特别强调他所写的歌词很多都不是他个人的经历.

音乐能催化情感,让人产生共鸣传达人们的情感,流行音乐更多的是比以往展现更多的社会情绪与情感,也流通了共同的价值观。创作者在创作时也要如同经营品牌一样找到自己的定位、展现出来个人的识别度,方文山老师以自己的创作分享,他创作300-400首歌词以来、有五分之一具有中国风的明显意涵、所以后来大部分人认为他是以专门写中国风为主的创作者、而忽略了他也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歌词、只不過此对所有的聽眾来说、中国风的特质也就成为他一个明显的識别度.

我们在创作的历程里可以借由观察来寻找其中的故事元素,除此之外方文山老师也同时喜欢用电影脚本的方法将画面能够一幕幕的浮现,讓受眾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艺术创作.

西风东进全球化,促进了现代化,让世界变得更多元,融合更多的元素,方老师在八大艺术里他对建筑有着特别的兴趣,在走访世界各地的经验中,得到不少感受,在他看来,中华文化之美体现一种对称的美感、东方的水平思维对建筑来说也展现出水平的呈现,而西方的建筑,却是垂直的方式,因为文化的不同,表达竟是如此的不同,这样的观察方式也能为他的创作带来不少的灵感.文化是生活的累积结晶,转化为生活习惯,它让我们产生了幸福的愉悦感,在他看来现代建筑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人,但却在造型上千篇一律的模仿,同质化的特性,识别度的差异更是不明显是有点可惜的、到那都是一样.

  建築往往被作為城市的識別象徵、如台北市少了101就不太容易從照片裡認出它是那個城市、外灘的百年建築讓我們更容易知道自己是處在上海.當今,建築更是代表者一張張城市的名片.綜觀以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多是为了宗教教廷,及贵族服務的,在量體及細節上盡是奢華;而民居,雖少有细致的建筑表现,但卻是務實的生活的.建筑是文化的、是人們记忆的延伸,建築所表達出來的語意其獨特性、很多非言语所能比拟;我們在京都在奈良可以看到真正的唐朝文化,那些建築在細心的維護下、像是被时间给冻结住的、留在我們眼前的、这就是一种记忆的延伸体现.

最後問到、面對全球化與日俱增的情形下、身處在現代的我們應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及學習方式去找到自我文化的識別度、他給的建議是;希望大家都能都夠從關注並參與傳統固有的節慶開始、也在參與的過程的體驗裡、穿起漢服、也把漢服的文化帶入我們的社會、融合入我們的生活.

0422聽方文山談「文化识别度」 0422聽方文山談「文化识别度」

相关文章

  • 0422聽方文山談「文化识别度」

    0422在上海大隱書局的會場裡、方文山老師開啟了第二場的講座、一开始方老师就用「文化识别度」的标题,直接破题帶領大...

  • 《漫談中國文化》:英雄征服天下,聖人征服自己

    《漫談中國文化》:英雄征服天下,聖人征服自己 老古文化 今天 《漫談中國文化》 中文書名:《漫談中國文化》 作者:...

  • 0617覺性書寫

    昨天跟宋老師談了一下,並不知道要談什麼,只是內在有個力量推著我,需要去聽聽宋老師的建議。 宋老師說“一個人若不接受...

  • 面子这东西

    「面子」,是我們在談話裡常常聽到的,因為好像一聽就懂,所以細想的人大約不很多。 但近來從外國人的嘴裡,有時也聽到這...

  • 【徐老大塔羅馬雅週報0416~0422】

    【徐老大塔羅馬雅週報0416~0422】 「與自己同在之週」:任何事情都是上天美好的安排,你可以從內心聽見自己最純...

  • 新剪刀

    我想盡量讓這篇文章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所談的是現象,不是個案。 人皆生而平等——這句話,一般人聽了,就聽了。 但有...

  • 亦談文化自信

    關於《五四新論》的多數文章,都普遍有一共識性的問題,皆以西方文化之視角反觀我們中國自己之文化,屢屢提及西方文藝復興...

  • 汉服西塘.再相遇

    一年一度的汉服文化周结束了。汉服文化周,由方文山与西塘古镇携手创办的活动,于2013年开始,逾今年为第六届了。汉服...

  • 學生怎樣學習

    這篇文章想談談,我對學習的看法:怎樣學習、怎樣獲得技能。先承認,我聽過的學習理論不多,本文思想主要來源就是我在co...

  • 談對苦的體會

    佛家四聖諦中的第一諦是苦。今天先從第一諦說起,談談我閱讀《好公民:打造覺悟的社會》一書的體會。 嘗聽人說,一切皆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22聽方文山談「文化识别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gi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