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525:一篇不是悼文的悼文

20170525:一篇不是悼文的悼文

作者: 见深不知深 | 来源:发表于2017-05-25 21:12 被阅读0次
曼珠沙华:愿她守到喜乐时。图片来自网络。

林奕含已经开始了她的新旅程,而我从得知她死讯才关注到她的生平,内心愤懑、呐喊堆砌至今,才敢小心写出。

我相信,与她类似的受害者众多,每一位在心灵上受到的创伤都远大于身体的伤痕。她在受伤后反复怀疑自己,直至信仰崩塌,开始发问“艺术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甚至于挣扎是否“艺术从来就只是一种巧言令色的而已”?

她太聪慧,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写下的一个个套中套,是对自己内心的叩问和解答。她评价胡兰成是一个“思想体系畸形”的人,又同时认为这种畸形的思想很精美,因为矛盾,所以无所不包。这种试图从文学、信仰角度来解开内心死结的办法,最终让她产生的是“文学辜负了她们”的想法。

文学有没有辜负谁,这太难说。文学本身就是一个人类操作化出来的概念,如果用阿兰・巴迪欧的话说,文学是一个“赘生物”,是“不存在于情势中,但存在于情势状态中”的概念。这样一个纯操作化、不可具象化的概念,如何要求它“不辜负”呢?

不如仅从人的角度来看吧。毕竟这是人本身的问题。

汉娜・阿伦特曾在《艾克曼在耶路撒冷》提出过一个概念:恶之平庸。阿伦特借这个词来表达,艾克曼——很可能是大部分纳粹分子——都不是恶魔或者变态,他们只是普通的正常人,但成为了作恶命令的执行者、恶的链条中的一环,是“对命令不假思索的执行”,让他们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纳粹分子。

我想从中提取出几个概念:社会角色、本人、面具、别人眼中的人(镜像)、标签。一个人(本人),在戴上面具后扮演不同情势下对应的社会角色,这一连续性的行为会形成别人眼中的人(镜像),然后别人对他产生出相应标签,并直接将带有道德倾向的标签贴在本人身上。之后,依据标签对其行为进行期待和评价。

阿伦特笔下的艾克曼如果用这一模式来解读,可以理解为是:艾克曼(正常人)带上了纳粹的“面具”成为一名纳粹分子(社会角色),在执行希特勒的命令过程中,成为世人眼中的恶魔(镜像),对应标签是“变态”、“残忍”等对他本人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否定。但在精神科医生鉴定艾克曼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后,镜像与本人并不一致。

林奕含描述的“迷信文字”,也是一种对标签、对社会角色的迷信,“文学”、“文字”这种标签有明确的道德指向性,迫使她相信遇到的狼师陈星,是一个“真正相信中华文化浩浩汤汤五千年文化的人”。结果,她看到的陈星是镜像,遇到的陈星是其本人。不管陈星本人在伤害她的过程中说了多美多“高度艺术化”的情话,这个人本身就不是林奕含认为的那个骨子里追求美的人。

在采访中,林奕含提到自己得知奈波尔虐打妻子时内心的震撼,提到一层又一层了解到喜爱的艺术家某些道德污点时的痛苦。这种崩塌的痛苦谁没有过呢?高中学理,最最经常接触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当我知道他对胡克做的那些事之后,心神恍惚许久。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办法解脱——只看作品。只有作品呈现的人是最接近其社会角色的,作品永恒,那些对社会角色和其本人善恶的争辩,最终都会被时间的尘埃覆盖。苛求一个人永远戴着面具在其社会角色下行为,这难免太过绝望。

斯人已去。希望那些对“文学痴情”的房思琪们,能早日解开心中的结。虽然希望渺茫,但还是祈求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少。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欢笑和恸哭都会消散,刻下的痕迹却长留生者心底。

至于社会角色和标签通过镜像作用于本人的可行性和事例,这将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相关文章

  • 20170525:一篇不是悼文的悼文

    林奕含已经开始了她的新旅程,而我从得知她死讯才关注到她的生平,内心愤懑、呐喊堆砌至今,才敢小心写出。 我相信,与她...

  • 清明祭·追忆爷爷

    这是一篇迟到了十二年的悼文。不,或许说,这不是一篇悼文,是我和敬爱的爷爷的故事。 01 爷爷仙逝于二〇〇七年,彼时...

  • 这是一篇不像悼文的悼文

    作者/沐泽 今天是他走的第二天,本来我不想写的,觉得悼念文太矫情,写给谁看?不关心的人谁会在意他人的死活?挺到了这...

  • 李泽厚“不食嗟来之食”

    金庸驾鹤,李泽厚写了一篇悼文,引起热议。悼文的主体,写的是90年李泽厚落魄,金庸请其吃饭。饭后,金庸以6000美金...

  • 悼文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各位乡亲父老。 我代表我们全家向前来参加我奶奶丧礼的长辈和亲朋好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悼文

    五月五日,端午时节,姑母辞世,年仅五旬。吾姑一世,喜悲交加,上世安稳,万千宠爱,保驾护航,令人垂羡,下世多舛,依靠...

  • 悼文

    丁酉年岁暮,吾母脑疾复发,侧翻与地。顷刻待子察之,已昏迷不醒,弟既行车送母与县城中医院就医,急诊大夫曰,汝...

  • 悼文

    我还是要写点东西来纪念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甚至不知道这样称不称得上朋友的人,因为我没有机会哪怕一次可以看着她...

  • 悼文

    这个夏天,梅树要死了 在很慢又很快的时间里 我还记得,去年冬日的艳红 我还记得,之后春日的舒展 我还记得,临近初夏...

  • 悼文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任何不一样。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今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因为这是家乡的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525:一篇不是悼文的悼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gz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