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娃对阅读貌似都不太上心。好在亲子故事时间一直在漫无目的地持续着,她那双大眼睛倒是总爱扑闪着长睫毛盯着一本本花花绿绿的童书。可在最近,也许是年龄到了,娃似乎开始了阅读爆发期。除了雷打不动的亲子故事时间,还开始缠着我绘声绘色地讲她听到的故事,并且逐个编上号,“妈妈,今天我给你讲第五个故事,行吗?”虽有些断断续续,却十分乐此不疲。特别是近期迷上了听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她喜欢的那些故事,部分为我复述得栩栩如生,而且表情十足,语气到位,应该是自己真正喜爱而欣赏的。
看来她的确被这些好看的书和好听的故事迷住了,起码能够理解其中部分意思了。她读的书很杂,我也没有拘泥于什么top或best list,我只是尽我所能地给她办了借书卡和随机买一些性价比高的童书,所以她的口味也不挑剔。除了她偏爱的兔子形象,其他的我还真说不准她到底喜爱哪类书籍。
总的感觉,孩子还是对想象力丰富、描述直观生动、情节有趣充分的故事很有好感。她对日本作者的书籍普遍不太感冒,虽然我自己倒觉得挺不错的。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书常常另有深意,这是学前儿童,尤其是娃这种外向直接、不善于思考的孩子所无法理解的。于是,我想当然地以为,她不会去看抽象、难理解的书。可小家伙向我证明我又错了。
前一阵借了法国儿童哲学书系列中的一本,叫《生活的意义》。借回来我才后悔自己的粗心,这么大的题目我这大人都没想明白呢。不过我也好奇,面对儿童它会如何解释这样哲理性的话题呢。
原来,它通过提问题和给出不同视角的回答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非广告性的自我体验)。当然,面对的儿童读者也有年龄范围倾向。这种抽象的话题还是更适合比娃大一些的孩子。我本期待着,娃不爱听这些翻来覆去的逻辑回答,有时我给她读都读错了。但这次我又猜错了,娃居然能耐心地听我给她阅读这些没有具体画面和情节的语句。于是,我想起朋友曾提到她孩子曾毫无征兆地开始向她发问,问一些类似哲理性的生活问题。
于是,现在我关于给她读什么的思路基本上没有限制了。但我需要做的,仍是继续尝试她的各个兴趣点,然后争取以点带面,扩大关联性。
Long way to go. Too much to kno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