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实际上呢?却往往是能想到,但不一定能做到。
就比如说,我总是想早起,可是我总做不到,因为我睡得太晚,导致我根本起不来。
再比如说,我想改变身体状况,也常把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我却因为懒惰根本做不到。
比如说,我非常想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可是我却始终处于羡慕别人的状态而疏于练笔疏于阅读,等自己下笔的时候笨的就像是秤砣,根本写不出来。
早起一天很容易,可要坚持每天早起却很难;跑步三天很容易,可要坚持每天跑步却很难;随便写出一篇文章很容易,可要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却很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能想到但是却做不到。我的内心十分焦虑,也特别渴望有所改变,然而改变一天两天很容易,做到长期改变却不容易。
那么,肖恩·扬的《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将教会我们怎么能够做到持久改变。
作者认为:
性格的改变是非常难的事,但是行为是有可能实现这种持久改变的,人的行为通过后天的锻炼、训练、强制,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所以,这本书告诉我们想要实现持久改变,一定遵循两个步骤:一是确认想要改变的行为是哪一类,二是掌握改变行为的七种武器。
01 识别行为类型
根据人们对行为有意识的控制力有多大,可以将行为分为三类:自动行为、冲动行为、常见行为。
第一类自动行为的定义是:人们出于无意识做的行为。说白了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比如,拿筷子时,你会自然而然的用你惯用手去拿起筷子,而不会先有意识的判断一下,我是用左手拿呢还是用右手拿。
再比如,碰到危险时,你会下意识躲开,而不需要判断我是躲呢还是不躲。
第二类冲动行为的定义是:人们在感受到内心强烈的驱使,或者愤怒的状态下所做的事。
比如开车时经常看到的路怒症,别人别一下他的车,他就非常气愤,非得别回去、非得超过。
再比如刷手机视频,明明知道很晚了要睡了,告诉自己再刷最后两个,可刷完,顺手又刷了两个,又告诉自己再刷最后两个,结果就是不断地刷。
第三类就是这本书要教我们改变的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常见行为。
常见行为的定义是:人反复去做的事,至少在做的时候,人有一部分时间是有意识的。
比如,这段时间我要学习写作,我应该去了解平台调性、拆解文章、建立素材库、然后模仿,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是我却忽略了所有步骤直接去写,然后投稿,百投不中,然后就气馁,就放弃。
针对这三种行为,该如何进行判断呢?
书中说,如果一件事你还没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就开始做了,这属于自动行为;而一件事你能意识到,但是感觉无力去阻止,就属于冲动行为;如果一件事你能意识到,但是感觉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或者懒得去改变,或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件事,那么这就属于常见行为。
02 掌握改变行为的七种武器
这七种武器分别就是:阶梯模型、社交磁力、要事为先、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反复铭刻。
第一种武器:阶梯模型
就是设定正确的步骤、目标和梦想。
作者定义的梦想叫作要达到的状态,它比目标大,要花三个月及以上的时间;而目标叫作人们制定的过渡计划,分为1~3个月可以实现的长期目标,1周~1个月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而步骤则是实现目标道路上要逐一划掉的小任务,通常不到1周就可以完成。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理念是把想要达到的大目标进行拆解,然后一步一步尽可能的缩小到一个特定的行为,然后再把这个行为拆解成一个个可以划掉的小任务。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容易的走出第一步了。
比如想要跑步,那么第1周可以准备跑鞋运动衣、规划跑步路线、时间、里程,这些小任务在1周内就可以完成然后划掉;接下来是短期目标,1个月内每周跑几天跑多少公里,遇上雨天该怎么跑,遇到身体不适该怎么办等等,然后是1~3个月的长期目标;如果把前面的步骤和目标都能一个一个坚持下来的,三个月以上的梦想不就可以实现了吗?因为梦想就是改变不爱跑步的行为,而这个行为通过三个月以上的坚持不正在发生改变吗?
所以,如果我们想到的事情却又做不到,那么就尽可能把它进行拆解到最小,然后去改变。
第二个武器:社交磁力
就是让他人成为推动自己改变的力量。
比如加入一个同频的社群,或者对标一个榜样,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做不到自律,就由他律,来监督、激励。
第三个武器:要事为先
如果有一件事或者一个行为是你想要改变的,想要持久坚持的,那么在它背后一定有一个重要性的原因,找到这个重要性,就会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比如,平时不运动,但是身体总是不舒服,这件事的背后就是健康,健康又关系到你的家庭,你就会想要改变这个行为。
第四个武器:极度容易
想办法让一件事变得容易,越容易就越能坚持到底。
书上说让事情变得容易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控制环境,二是限制选择范围,三是给一个线路图。
就拿写作来说,当你不知道写些什么时,不要去想这么多,就打开电脑,打开文档,在文档上随便写下一个词语,然后进行发散思维,写着写着你的思路就打开了。
写作时,不要一会儿想写散文、一会儿想写小说、一会儿想写观点文,太多选择会扰乱思路,最后啥也写不好,就盯住一种文体练习,直到熟练于心、完全掌握。
当陷入选择困难症时,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路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一步一步来,这件事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第五个武器:行为在前
神经记忆告诉我们,行为改变了,意识也会跟着改变。
所以,先去做这件事,潜意识就会把这件事变成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就会有动力驱使自己去做这件事。
第六个武器:致命吸引
就是能让你无法抗拒地坚持下去。
书中提到用五种方法来提升吸引力,一让正确的事变得好玩,从而就愿意为这个事花时间花精力;二是多用正向的奖励来激励;三是别把金钱视为最佳奖励;四是光教育是不管用的,一定要调动人的心理和情绪,让他愿意去做这件事;五是让活动本身变成奖励,你只有做的好了你才能继续做,才能有动力去做。
第七个武器:反复铭刻
简单说就是把行为变成习惯,把习惯变成默认。
比如你很多年没有骑单车了,可是当你第一次骑车时,你依然很熟练,这就是一种通过反复铭刻,已经形成了你的肌肉记忆。
比如刻意练习某项技能,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大脑当中的记忆,会长时间存在。
当然,要改变行为,不能单纯的只使用其中的某一种武器,而是要将这七种武器有机的组合起来,刻意地去练习、去应用才能发生持久的改变。
写了这么多,《如何想到又做到》其实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字——做。
正如解读老师所说:你只要做,你只要开始做,坚持做,始终做,你的行为一定会持久改变。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听书1:《如何想到又做到》
讲书人:刘蔚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