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与“识”

“见”与“识”

作者: M伯爵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20:59 被阅读53次

我们经常说“见识”,那么什么是“见识”呢?

一般来说,通常我们说的“见识”理解为:见闻和知识,或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

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借用互联网公司HULU全球副总裁诸葛越的说法,“见识”是可以拆分成“见”和“识”两个部分来理解的。

“见”,即见的多,见的广。它不止是指见闻、知识、阅历,还包括亲身体验,兴趣爱好,也可以是读书。“见”就是为了让自己让利不断拓宽视野,看见更多的世界。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职场上,如果一个人的兴趣面很窄是很容易后劲不足的。我们大多数通常的做法是,做好本职工作,当本职工作有要求要进行某方面的学习,他们也会去深造。但如果学习内容和本职工作不相关,他们就不愿意也没有兴趣去花费时间和精力了。这种情况在初入职场的阶段,问题不大,因为努力也可以让自己得到提升。但是几年之后,需要进入管理领域的时候,涉猎领域偏窄的人就会遇到发展瓶颈,因为他们的软技能、判断力、多元知识的沉淀和储备、战略意识上面都可能达不到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识”相比“见”更难。通常我们认为见多识广就是“识”,但其实“识”更应该是一种深刻的思想,以及自己的独到见解。它要求人们必须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

那如何成为有“识”之士呢?首先,常年的坚持思考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其次,当面对行业、社会、人性当中的问题和现象要不断反思,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自己能够更深的思考,锻炼自己“识”的能力。从而达到识己、识人、识世界;识花、识草、识“枯荣”!

总而言之,“见”是对外部信息的吸收,是一种广度,“识”是一种内在思考,是一种深度,它们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个人未来无限可能的“基石”!

相关文章

  • “见”与“识”

    我们经常说“见识”,那么什么是“见识”呢? 一般来说,通常我们说的“见识”理解为:见闻和知识,或明智地、正确地作出...

  • 知而后论

    见事见物,识人识己,见而识之,知而后论。

  • 教育的“见”与“识”

    古语言,见多识广,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格局,更决定了一个人心理基础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在字典中,这样解释见识:...

  • 见.识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得好: “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

  • 见 识

    昨天的西安之行收获很大。面对如此盛大的聚会,让我感到自己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处处都是惊奇。从接触的人到面对高...

  • 见识浅谈

    见识浅谈 见识 有见无识,有识无见都不叫见识

  • “识愿力”与“见佛心”

    “识愿力”与“见佛心” 常言道:“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世间诚然如是。 若变通这句...

  • 「见字如面·书世界」阿妮头,请容我这么唤你

    「见字如面·书世界」【见字如面·书世界】征文 陆焉识——《陆犯焉识》 冯婉瑜——《陆犯焉识》 阿妮头: 请...

  • 古绝·心电图

    身无寸铁袒襟胸, 波谷浪尖变无穷。 隐患旧疾方寸见, 难识心地黑与红。

  • 人际关系

    初见,见与不见;再见,念与不念;再再见,动与不动;再再再见,认与不认;再再再再见,识与不识;再再再再再见,知与不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与“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oc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