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妈曾经说过,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就像后宫争斗,人流之下,怀揣的是一个个看不清的心。
看过无数的有关校园欺凌的故事,前有悲伤逆流成河,后有少年的你。数不清的家长一笑而过,这种存在于故事中的事情似乎并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周边。但不同于明目张胆的暴力,有时候一个学生的崩溃可能就在一瞬间。
小学时,烂漫天真,似乎并没有那么多杂事。人际关系这一点上,我也懒得去操心。以至于毕业时,同班最出名的女同学已经在全年级里有名声了。
别的不说,至少还是有一部分人会跟着她做事的。
年级里有一群混小子,也与这个女孩很熟悉。这群女孩和男孩在年级里形影不离,没有几个敢惹他们的。甚至跟其中的一两个怼了一怼,都会被报团报复。
四年级考试,我坐在窗边,休息的时候,接了一杯热水,抱着慢吞吞地吸溜一口,只是能尽快凉水。这时,那群混混中的一人将书包扔在了窗户上,很好的光线顿时消散无影。众人都将书包放在了窗户下方,我皱眉,将他的书包从窗户里提着放了下去。
忽的,这个书包被从窗户甩了进来,躲闪不及,一瓶子热水被尽数洒在我身上。这个混混进来恶狠狠对我竖了中指,吐了口水就走开了。我被烫的哭泣不止,旁边坐着的三年级学生小心翼翼递过来几张纸。老师也很不耐烦,让我赶紧绷住。
这件事知道的人可能只有这一个考场。之后,我与混混结伴的女生聊天时,她说,是因为有人把他书包扔下去才甩了进来。她不知道被甩的人是谁,只是为那个混混抱不平。
那个混混显然没有把这当一回事,毕竟在他眼中,只有一个人叫“扔”他书包,却不在乎这个人到底是谁。
之后这件事便不了了之,没有老师和同学的询问,我自己咽下了一口气。那位甩书包的混混,在学校体育成绩很好,人气也很高,倘若真的在朋友那边说上几句,可能就不会如此风平浪静,他们不会关注事情的真相,只会关注自己的伙伴是不是受了委屈。
之前说到的那位女生,因为有人跟她怼了起来,下课直接堵在班门口被威胁。
升入初中,也有人在班里开我的玩笑,很气,但只能忍下去。倘若追究,没有谁会真正跟自己站一起,会出现这种情况:
诶我不就开一个玩笑嘛,至于吗
哎呀你别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是旁观者,自己也吃瓜了,笑了,感到乐趣。
比起维护被讨论者,惹恼了讨论者,这样做不是更好吗?
当然,看似随和的性格和更优异的成绩,使我在班里人气很高。
老师常常说,当班长,要铁面无私,谁犯了错直接报告。
但是,老师只在乎班里的乱子,他不会在乎你究竟因为这所谓的“铁面无私”而被多少人回过头来报复。
得罪老师,得罪同学,自己没有强大的背景,没有足够的人气,拿什么来当班长
那,会有老老实实听班干部话的人吗?
有
但是,有几个呢
家长们不清楚,学生们可是很清楚
这也是为何开学时主动申请班干部,一片白纸的缘故。
七年级,一位女生,因为肥胖,常常装病躲过课间操,课间操跑步非常累,她常常导致后边的女生摔倒。同时身上还总是有一股淡淡的气味。
之后,班里人气最高的男生便在提到难堪的事物时若有若无地说一下她的名字,以至后来发展到大部分人都开始对她恶语相向。
在这个过程中,定当有人想要站出去,但就如我前面说的,权衡利弊,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稍不注意,自己就可能是下一个被嘲笑的对象。
甚至因为她的日常行为,连老师都开始有意无意说一句。
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不参与,不讨论,却也未曾站出来。虽然她的做事方式,令我感到厌恶,却不会上升到对她的人身攻击。
但我还是做了一回实实在在的旁观者。
少年的你中,陈念在胡小蝶跳楼时唯一站了出来,却被所有人针对
欺凌者因为陈念被小北保护 ,而将对象放在了平时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伙伴”身上
可能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被欺负后去找到学校出气,但是想过吗,这样之后,会让自己的孩子更不好过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对抗的背景和实力
学校里,领头的几个人,关系网(熟悉的人)可以遍布这个小城市的所有中学
校园暴力,它一直在黑暗中,伺机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