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语文素养”谈起(上)

从“语文素养”谈起(上)

作者: 储建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4:36 被阅读0次

    【摘要】“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改以来的一个核心理念,到底为什么以“素养”代替“素质”,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有没有引发更深刻的教育观变革,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作为一个理念的改革性意义,并进一步发现“素质教育”与“素养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关键词】素养 语文素养人文素养 素养教育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人们早已习惯的“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据统计,仅前言部分的“语文素养”反复出现达6次之多,“语文素养”已经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出现,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和目标的明确性。新课标提出“语文素养”,不仅在语文教育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而且在整个教育界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一直持续地进行着。

    到底为什么以“素养”代替“素质”,如何理解“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有没有引发更深刻的教育观变革,这正是本文需要加以阐释和论证的内容。

    一、“素养”是一个学习和实践意义的词汇

    什么是“素养”?孙云晓说过: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对人的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才能叫做素养。这种素质融会成你生命的一部分,是和人的态度、人的价值观、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是近乎于本能的,是不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外部压力、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才能称之为素养。从以上一段话里面可以看出,孙云晓以为的“素养”,是包含了“素质”意义的一个词汇,它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一种素质反映,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自觉的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会不加区分地直接将“素养”与“素质”混在一起使用呢,它们之间的根本属性有没有联系呢。我们发现,把道德素养说成道德素质,专业素养说成专业素质,科学素养说成科学素质的情形比比皆是,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可以区分的东西呢。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素质”的意项有三个: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养”的意项只有一个:指平日的修养。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1989年版的两个词语解释稍有不同,“素质”的意项只有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素养”的意项有两个:①经常修习涵养。②平素所豢养。从这些意项来综合比较,我们认识到,“素质”突出了事物先天、本来的性质特点,从生理学概念上分析,它关乎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而“素养”则更注重于平时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品行和气质等修养,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诸方面在先天性的条件下经过后天性的学习与锻炼所达到的综合结果,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可能考虑到现代汉语的运用习惯和人们的接受状况,“素质”之中还有一个意项就是“素养”,说明了“素质”一词已经发展出了“素养”意义,这样一来,“素质”与“素养”之间就有了交叉关系。于是,人们也就不再加以认真辨析了,这也构成了目前很多人并没有将两者区分开来的真正原因。

    我们再从几则古典文献上来看“素养”一词的来龙去脉,《汉书·李寻传》说:“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代陆游的《上殿札子》云:“气不素养,临事惶遽。”元代刘祁的《归潜志》卷七:“士气不可不素养。如明昌、泰和间,崇文养士,故一时士大夫,争以敢说敢为相尚。”这些句子之中的“素养”均有“修习涵养”的意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作性词汇,至于“素养”演变成名词性词汇,是词义的一种发展,也是多项性的一种表现。

    无论“素质”还是“素养”,都有一个“素”字打头,而“素”字是一个会意字,上是“垂”,下是“糸”。糸,丝。因为织物光润就容易下垂,本义是指没有染色的丝绸,后来就形容不加修饰的白色。《论语》中有一段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翻译出来,子夏问:“(《诗经》上说)‘美妙的笑靥多美好啊,顾盼多姿真多情啊,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就像绘画一样,先有了白底子,然后才可以画上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之后呢?”孔子说:“给我启发的人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了。”我们暂且不论孔子赞赏子夏的原因,只讨论这里的两个“素”字,用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白色的底子。那就说明了“素”字的基本意义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十分明确了。所以,“素质”与“素养”之中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意义,再加上“素养”具有的动作意义和自觉行为,“素养”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习惯,而是变成了对社会公德、社会规则的一种理解,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价值观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的一种尊重,更可见“素养”用于人类成长生活之中的恰切性。

    二、“语文素养”是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

    “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语文标准的一个关键理念,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改革性意义的。因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

    从行为层面来看,“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中有一个长期修养和训练的过程,具有一个动态性的持续作用的过程。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能获得健康美好的生活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实施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语文素养”新理念的提出,较之“语文素质”更具创新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也更有利于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传授来完成的,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由地把优秀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涵养,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一个过程。比较而言,“语文素质”只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终结状态,而“语文素养”却能揭示出语文水平生成的特点和原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行为过程状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正在由过去孤立的知识传授及单一的技能操练形式,向一定情感与态度支持下的综合素养教育方向发展。“语文能力”的一般理解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属于一种功用性素养的范畴,也可以叫做“能力素养”。人们已经不再把语文简单地理解为静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更多地把它视为由一定时间、空间和语言运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新课标也突出体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设计思路,例如高中语文课程由五个必修模块、五个选修模块组成,以期促进学生语文鉴赏、应用、审美和探究等能力的和谐发展,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用“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意味着语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将以往传统的孤立而显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变成了鲜活而隐性的素养教育,形成了对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冲击和对教师单方面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推进了文本与读者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对话距离,开始着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更多地注意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实际运用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态和规律。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在谈到为什么要用“语文素养”的问题时说: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这两条线,但语文教育中有些东西是无法纳入这两条线中去的。比如“语感”,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又如,过去将“语言积累”放在“知识”一块,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识和能力还不足以概括语文教育的全部。现在的“课程标准”中采用“语文素养”,就是出于对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以及对这种目标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因此他认为,提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它的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更广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的追求。

    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是新课程语文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目标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反思,使语文教育绝不停留在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和知识积累的教学上,而是追求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的教学,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一次历史性的超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语文素养”谈起(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ua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