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云端,大巴山延绵起伏,在重山峻岭山谷间,一条大河从高山冲激而下,在地势稍平坦处,一座小县城依山而建,一条十字街道,就是县城繁华大道,一个大型广场,就是全县休闲娱乐中心,商铺与房屋,都依山形高低,错落有致。
连接县城外的公路,是凿在一座山的下端,公路上面是悬崖,能看见崖上凿洞露出的悬棺。下面是哗哗激流的大宁河水。
从悬崖公路走来一公里左右,左侧建有向河岸连接两岸的巫溪大桥,桥面宽阔,有车道和两侧的行人路面,继续沿山中公路走二三百米,火柴厂就到了。
公路下面是火柴厂厂区,向下通过一个坡道,就是工厂铁栅栏大门,大门旁有个门卫室。走进去是一大块空地,向左向右向下是厂区大路也是通道,向前走,地面随山势而低,厂房车间分布在道路左右,上班时各个车间热闹,声音嘈杂,下班后空旷冷寂。
公路往上是住宿区,一条长长的石梯,串起左右两边四五栋职工楼,最上面一幢楼前建有篮球场,是大人打球小孩娱乐休闲之地。
最上面一幢楼建二层,上下都是通走廊,房屋再上面就走进悬崖公路的大山,一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土路,两旁荒野草地,稍平处有农田庄稼,往着一家农户,向上走,山石成路,无良田可耕,两旁坚硬的山石被杂草丛生掩盖,再遇平地,又是庄稼高低种植,寸土寸金,住一户人家,这家姓曾,住在大山的深处,继续沿小路走20多分钟,是一所中学,也是县城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地方。
火柴厂上面一楼靠左第三间,住着职工佘明琼,丈夫李昌明在电力公司上班,家里三个小孩,前面二个男孩,第三个是女孩子相红,刚2岁左右,左右邻居都知道,小女孩特别受宠爱,为方便照顾相红,李家请了山上务农的曾伯伯一家照顾。
我不走,我不走,爸爸我不走呀,那一天,曾伯伯和家属李伯伯第一次一起过来接向红,小小红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道,他抱住爸爸的脚腿不肯放手,怎么掰也掰不开
看着女儿舍不得走的模样,爸爸妈妈的心里难过极了,但第二天都要上班,家里没有大人,谁能够看住他,不去送他又怎么办呢?
爸爸妈妈百般爱护,曾伯伯也拿出拿出乡下的果子哄她,但是小孩子大吵大闹不肯离开,没有丝毫的办法。
经历一个多小时的哭闹,李伯伯只有强行把向红抱着离开,小红哭着抓着,空中瞪着脚,一路哭喊着被抱离了家。
吃过晚饭,在火柴厂的洗澡堂洗完澡,打扫卫生,点一盘纹,家里喷上杀虫剂,关闭门窗,熏蚊虫。然后家家户户带着自家的凉躺席,大凳子小凳在通走廊的尽头,一个小树林的小院坝里,一起纳凉闲话。
"李会计,你家向红闹得好凶哦",隔壁唐清元说,
“没的办法,明天大家要上班,没人照顾啊”
想起女儿走时哭闹的情况,当爸爸的心里暗自忧心忡忡。
“前段时间,我煮饭的时候看见上面山上有一道白衣一闪而过,然后什么都看不见了”通走廊上,家家户户的厨房都在外面,煮饭的时候大家都可以相互见面,各自的煤球都堆在自己煤灶的旁边,灶边是一条长长的水沟,方便大家倒洗碗刷锅,再前是一道高高的堡坎,上面就是小山包,杂草丛生。
月亮升在空中,透过小树林的树叶,斑驳的照在大家的身上,凉风习习,小树林下有一个公共水池,其余未开发的地方都是树木杂草,偶尔有一两座坟埋在其间,听见白衣一闪的故事不免有一些惊恐,然而,鬼故事一旦开始,大家就会接连不断的讲起来,小孩子们是紧紧抱住大人的腿,想听又不敢听,想走又不敢走。
向红爸爸心思完全在女儿身上,坐卧不安的他,和妻子提前回到了家里。
孩子到了李伯伯那里,会不会还在哭啊?找不到爸爸妈妈,孩子该是多么恐惧呀,农村的环境和城里还是没有办法比较,不知李伯伯家待他如何?
辗转反侧,内心焦虑,然后决定去大山深处看望女儿。
已是晚上11点多钟,深夜去深山,也是令人害怕的一件事,可对女儿的担心牵挂,让年青夫妻俩立即决定出发。
安顿好家里的两个孩子,看着他们熟睡后,踏着朦朦胧胧的月光,听着虫鸣起伏,爸爸妈妈壮着胆子,拿着手电,走上漫长黑暗的崎岖小道。
寂静的大山,啪啪的脚步声如影随形,草丛里偶然一个黑影一闪,也是令人心惊胆战,风吹草扶起起落落,渺小的两人仿佛走进了一个不可控的黑洞里面,随时会被黑夜淹没,但是向红的哭声像一声声惊雷,不断回想还在耳边,他们心痛不己,也忘记了害怕,
“向红还在哭吗?”
“可能不会了吧”,
“看他哭的嘶声力竭,不知现在是什么样子呀?”
“如果孩子还是不停哭闹,我们就把她接回来吧”,
“实在不行就带着她去上班”
他们怀揣着焦虑爬过一山又一山,抵御着黑暗的恐惧,终于来到山的腹部深处,李伯伯房子院坝的外面,轻轻的偷偷藏在树下面,向院坝偷看,借着昏黄的灯光,看见李伯伯抱着小红,手里是一碗面,在月光下一口面,沾一点豆瓣酱喂给小红吃,
“哎呀,女儿没哭哒”,“在吃东西呢”,“不要让她看见我们”,他们紧张的心高兴的放下来,不敢和李伯伯他们打声招呼,便偷偷的原路返回了。到家己是下半夜深,小睡几个小时,又开启繁重辛苦的一天.
曾伯伯家男主人是姓曾,女主人姓李,为了尊称就叫了李伯伯,李伯伯人很能干,要强,曾伯伯性格温和不善言辞,曾伯伯家养育了一儿一女,大儿子已经结婚成家,小女儿年方20左右尚未成婚。向红呆在李伯伯家,农村的花花草草,让向红慢慢熟悉不知不觉,一个星期就过了,早上的时候就跟随着曾姐姐,背个小背篓去山上采猪草,也不哭,也不闹了,好像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一样。
孩子找到了好的保姆,解决了后顾之忧,佘明琼都对工作更加认真,女同志在火柴厂多数是贴火柴盒的商标,只需要坐着.面对堆满桌面的成品方盒,手不停的贴商标就可以,相对轻松。
但是木料车间,就需要把一米见方的圆木,这样沉重的木料经过传送带输送,到达电锯位置、刺耳的噪声持续响起,锯成的圆木,在热水中浸泡, 这里都是男同志干的活,不仅需要力量而且需要技术,更是要忍受常年湿热的高温环境和尖锐的电锯噪声,伴随工作的每时每刻,但是,做为厂里年年的先进党员优秀工作者,佘明琼自愿在木料车间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奉献自己的力量.
她老家在乡下檀木镇上,家徒四壁,母亲一连生育十余个孩子,怀着孩子也吃不饱饭,还要种田种地,父亲却是个读书人,给乡下农家写点书信维持,家里常年揭不开锅,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艰难的日子里,十余个孩子只养活了她和一个小她十几岁的妹妹,母亲常年怀孕加上严重营养不良,年纪轻轻就病逝,在母亲过世后,父亲又把小妹妹送给别人家养育,在这个贫苦的家里,小小的佘明琼从小就懂事,聪明好强,学着操持家务,打理田地,从读书起,她成绩优秀,不仅不让大人操心,还帮助家里劳动,14岁时,不是母亲膝下的爱撒娇的孩子,而是变成一个吃苦小大人,在一次招工中,年幼的她自愿参加工作,以减轻家中的负担。
二
69年4月,中国共产党九大召开,正值文化大革命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6月,中中央召开军委会,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准备打战".国防战备费比上年猛增34%.火柴厂操场上大喇叭不断响起"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革命的口号,厂里还组织党员学习毛主席著作写心得活动.佘明琼在一天繁重的劳动后回到家里,忙做饭洗衣,照顾三个孩子,安顿好一切,夜里又捧起书本学习毛主席语录,响应党的号召,写学习心得,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备战思想指导下,巫溪县火柴厂准备排练一场革命样板戏<<江姐>>,江姐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苦打,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具有革命人的坚定信仰,因此排戏时的人选非常关键,不光形象要好,而且还要有非常高的革命思想觉悟,纵观全厂,佘明琼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为人谦虚真诚,人长得漂亮秀美,工作却非常能吃苦,和男同志一样干着全场最累最苦的工作。人们对她十分尊重,政治上,她又是厂里年年的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因此,她是江姐扮演者的不二人选.
除了保证工作和生活,还要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排演,好强的她没有推让,而是认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颂扬革命精神,把江姐的顽强坚贞表现淋漓尽致.演出那天,江姐一身旗袍肩上搭着的白围巾,深情地唱着: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凉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悲状的气氛让大家久久沉浸其中,演出圆满成功.
向红一天天长大,和李伯伯家里的感情越来越深,她在李伯伯家呆久了,就不愿回自己家,在自己家呆久了,也不愿去李伯伯家,所以每一次离开,都是一件伤心的事.父母就更心疼这个孩子了.六十年代是国家计划经济时代,每人定人定粮,家里孩子多,粮不够吃,就买包谷面混着饭,因为心疼向红,父母就会给向红吃白米饭,生日时,父亲偷偷给女儿一个鸡蛋,两个哥哥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
三岁了,向红可以到厂里的幼儿园了,不再去李伯伯家了,但两家还是常有往来,有时李伯伯会带着自家树上的大柚子来看向红,母亲则留她吃饭,过年了,家里大锅里炒着香喷喷地瓜子花生,炸撒子江豆,满满的油香,孩子们守着吃得嘴里冒油,大人则忙到深夜,请到李伯伯来帮忙,通走廊上,父亲牵来了一个大灯泡,明晃晃地照在灶台上,一大锅油,一大盆面,盘成拇指粗细地面条,一圈圈整齐地摆在盆里,上面是厚厚的菜油淹着,下锅前,把面条绕在用筷子45圈,因为油浸后有弹性,用筷子慢慢撑开到细长条,然后反转一绕,筷子合拢,快速下锅定型,只见锅里滋滋油响,周围一圈油沸腾起来,油烟腾向电灯,形成烟雾朦胧的昏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