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时间简史》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有感|不怀疑人生就要怀疑和批判生

读《时间简史》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有感|不怀疑人生就要怀疑和批判生

作者: 化学魔镜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22:56 被阅读219次

第二章 时间和空间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 。只有受力或冲击的推动时,才运动。而且他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人们可以依靠纯粹思维,即可找到所有制约宇宙的定律, 不必要用观测去检验之。

但不甘心的伽利略,做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实验,他从比萨斜塔上将重落下,虽然这个实验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伽利略的确做过,让不同重量的小球沿光滑的斜面上滚下,结果无论重量多少,速度增加的速率一样。为此,航天员大为·斯格特在月球上,进行了羽毛和千锤实验,发现俩者同时落地。进一步验证了伽利略的理论。伽利略的实验得出结论:力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若不受外力,则已同样的速度保持直线运动。

牛顿于1687年发表了著名的《数学原理》,也就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的几个著名的定律包括: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F=ma

它强调,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在被加速或改变其速度时,其改变率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F1=F2

两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亚里士多德相信一个优越的静止状态,可以给世界一个指定的绝对的空间位置,但科学家牛顿,是一位有怀疑精神的人,他从来都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他重新思考,认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位置或绝对空间。

因为牛顿的非理性的宗教信仰,即便他的定律隐含着绝对空间的不存在,虽然,这是超前的科学的思想,但受信仰的影响,他自己拒绝接受,即使这样,同样受到许多人的严厉批评。

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相信绝对时间,人们可以不含糊的测量两个事情之间的间隔时间,相对于空间是完全分离并且独立的,这个理论,可以处理慢动作,但对于光速可是行不通的。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欧·克里斯琴森·罗默,光是以有限,但非常高的速度旅行,他观察到,我们离木星越远,木星的月食出现的越晚,这说明,木星的卫星不是以等时间相隔,从木星背后出来。在牛顿的著作面世11年后,他测量了光速为140000英里每秒,可谓卓越的成就!

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士·克拉克·麦克斯韦,研究出光传播的正确理论——电力和磁力统一起来。

麦克斯韦方程:在合并的电磁场中,可以存在波动的微扰,并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假设光以固定的速度旅行,人们就必须说清,这个固定的速度是相对于何物来测量的。人们提出,可能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的为“以太”的物质。

188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和爱德华·莫雷做实验,将沿地球运动方向以及垂直于方向的光速,进行比较,光速完全一致。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当时还是瑞士专利局的职员的他跨时代的提出,如果抛弃时间绝对时间,整个“以太”观念是多余的 。科学家庞加莱,也曾以数学问题的角度,加以论证,即便现在将最新理论归功于爱因斯坦,人们也不会忘记他。

爱因斯坦方程:E=m2c(E能量 m质量 c光速)

由于质量和能量的等价原理,当一个物体速度接近于光速时,质量也随之变得无限大,能量也无限大。所以,任何正常的物体永远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行。只有光或其他没有内稟质量的波,才能以光速运动。

对于光的定义,光在以铯原子钟测量的0.000000003335640952秒内进行的距离,(现保存在巴黎的特定铂棒上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

我们常用三点描述空间位置,比如纬度、经度、海拔。如果一光脉冲从一个特定的空间点在一特定时刻发出,在时间的进程中,它会作为一个光球面发散开来,而光球面的形状、大小和源的速度无关。

假如太阳会熄灭,那时候,我们看到这一瞬间,已经是在八分钟之前就发生了的事了。我们现今看到的最远的物体,是在大约80亿年前的宇宙,其实我们在看他的过去。

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和庞加莱的实验,验证了没有任何东西进行得比光更快,并且描述了,物体接近光速时会发生的情况。

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不是平坦的,在时空中的质量和能量的分布,使它“弯曲”或“翘曲”。

太阳的质量畸变了它附近的时空,从一个远处的恒星b来的,通过太阳附近的光被折射了,这样在地球c看来,它似乎来自另外一个方向d。

实际观察这种情形非常难,因为太阳的强光不可能让人们看到它附近的恒星,但日食时,太阳光线完全被月亮遮住,便可实现。

爱因斯坦认为地球并非由于被称为引力的力使之沿弯曲轨道运动,相反,它沿着弯曲空间中接近于直线路径的东西——测地线。 地线是大圆上两点间最短程,飞行员飞行的航线便是测地线。飞机沿山脉飞行,在三维空间沿直线飞,在地面上的二维空间,影子为一条直线。

水星离太阳最近,受引力效应最强,轨道被拉得格外长。

广义相对论预言,其轨道椭圆的长轴围绕着太阳大约每一万年度的速率进动,尽管如此小的效应,在1915年前就被注意到,作为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的光偏折理论,不能在1915年得到验证,直到1915年,一个英国探险队,从西非观测日食时,证明该了理论。

广义相对论的另一个预言,像地球这样大质量物体附近,时间显得流逝的慢一些。光在脱离地球引力场自下而上,失去能量,频率降低,光能量和它的频率关系:能量升高、频率升高。所以导致,在天上的某人看来,下面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显得需要更长时间。 中国神话当中所说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看来不无道理。

1962年有一个水塔实验,发现底部时钟走得慢。 目前,基于卫星信号非常精确的导航系统,也必须重视广义相对论,否则计算位置会错几英里。

牛顿运动定律使绝对位置观念寿终正寝。相对论摆脱了绝对时间。

著名的双生子佯谬:一对双胞胎,一个去山顶生活,另一个在海平面生活,多年后再次相会。山顶的会比海平面的人显得年轻。但这种差别极其不易察觉。但假如一个在太空 长途旅行,这种差异变会很大,1915年之前 空间和时间被认为是事件在其中发生的固定舞台,并不受影响的延伸着。而在广义相对论,被人们所接受后,空间和时间变成动力量,当物体运动受力作用时,影响了空间和时间的曲率。所以在宇宙界限之外,讲时空和时间是无意义的。


在第二章中,我们看到科学家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他们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看待既成的科学理论,不畏浮云遮望眼,忠于实践,最后挖出真像。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无不需要这样的精神——批判和怀疑,只有对新事物作出大胆的预言,才能发现新规律,建立新思想,进而推动科学社会历史的发展。

所有的神奇出自平凡,所有的创新源自思考。我们如若不想怀疑人生,那就睁开批判和怀疑双眼,一路奔向前!

相关文章

  • 读《时间简史》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有感|不怀疑人生就要怀疑和批判生

    第二章 时间和空间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 。只有受力或冲击的推动时,才运动。而且他认为重物比轻...

  • 不怀疑人生怀疑自己

    感觉活了二十多年,自己一样一事无成,不上学的孩子们也都有了很不错的工作和生活,而自己一直在上学却什么都没有,都知...

  • 怀疑

    我不怀疑阳光 只是怀疑它的温暖 我不怀疑时间 只是怀疑它的快慢 我不怀疑人间的爱 但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恨总是在我身边

  • 读赫拉利《明日简史》有感

    读赫拉利《明日简史》有感 我已经读了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今日简史》,当然不能错过他的第三部《明日简史》。我读的...

  • 读《时间简史》有感

    对于《时间简史》这本著作我第一次是在幼年时作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代表著作接触的。后来,等我上了中学开始真正地接触...

  • 读时间简史有感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本关于天文学的杂志,里面的内容使我非常震撼,原来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沧海中的一粟,广阔的宇...

  • 读时间简史有感

    时间简史,世界上卖的最好,阅读度最高的科普读物之一。时间简史也让霍金变得更加知名。 说起时间简史,有人...

  • 读《时间简史》有感

    时间虚实今始闻 粒子正反相伴生 天才厌恶不完美 不确定性却实存 宇宙为何如如此 不如此就无人问 一书展尽星河图 从...

  • 读《时间简史》有感

    《时间简史》是本天文学小说,先说了人类 认识宇宙从地球开始,之后拓展到太阳系、又拓展到银河系、星系群、星系团、超星...

  • 不怀疑

    今天上午姥姥洗衣服,收拾家,擦地。尽管中午睡了一觉,不过下午姥姥还是特别的累,喝了一剂补药,是的,这药没有那么神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时间简史》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有感|不怀疑人生就要怀疑和批判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va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