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上人下午好,接着前面的话题,我们继续沿着历史的脉略向下延伸,这样的疏理很有必要。学习是很件快乐的事,它能让你明白许多你不了解的世界,不了解的故事以及历史背景。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吸收并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坎坷,生命的意义,处世之道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得到了提高,这也是对生命的理解以及角度的变化,也是世界观转变的前提。我把善于学习的人称之为上人,如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不足以为道″。
清风心语生命的诞生都是一样的,然而生命的意义不同,正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心灵世界,这个社会才会多元化,多样化。这也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召唤,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世界。要么,生命便会失去光泽,失去意义。不同的潜在意识,和世界观也给自己打上了烙印,也注定了这一生的事业。因比,学古而继今,挖掘知不足是多么的重要。健康的心里,是要用新的血液来替换自己有病毒血液,这样才有全新的自我。固有的意识不破,新的健康的意识进不去,自己也不会提高。因此,学习永远要抱着无知和谦虚的态度,水才能注入你的身体,只要学到海绵的原理就对了。 老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大智者,同时也是养生大家。他自己活了一百六十岁或者二三百岁。有记载的说老子西行碰到尹喜,当时他都九十多岁了,在终南山的古搂观著《道德经》后,便同尹喜一起离开了。尹喜也辞去守关令,一同随老子西行,后来到了西楼观,即今天陕西周至县的楼观台。至此再也没有走,尹喜便成了老子第一位徒弟,老子在西楼观又住了七十多年,写了许多著作,如道家《太上感应篇》,《老子养生一百问》等,后便羽化成道,他在一个山洞里打坐成道的,具说有头盖骨,但没有对此研究。这是二干五百年的故事,当时的西楼观台可以说人烟稀少,战事不断,根本不会有太多人关注的。但有历史记载说有当地许多村民闻此老子仙逝前来悼念,哭声恸天,,悲痛万分,这便有了老子墓的存在。尹喜接了老子的衣钵,修道传法,著书立传,后来羽化登仙,有尹喜墓为证。圣人的思想到了一个最高点,后人是不可攀的,同时他也对生命有自己的做法和心得。什么状态下会生病,什么状态下会长寿,如何祛病,如何养生,以及饮食的合理安排等等。圣人为人师,是榜样,也是我们的参照物。对比中找不足,知不足而改也为上人。人是学而知之,不学是永远不会的。
清风心语老子是思想家,同时也是生命科学家。他对身体的健康,以及对人性如何遵循自然,又如何运用都有很高的见解。老子认为解救灾难,不如防范灾难容易,治疗疾病,不如防备疾病更好。现在的人却相反,不追求怎样去防范灾难,反而追求怎样解救灾难。不追求怎样防备得病,反而追求怎样用药物治疗疾病。所以有了君王之位却不能保住江山社稷,有了身体却不能保全寿命。因此,圣人追求幸福在事件还未发生之时,断绝祸源在事情还没有出现之前。灾祸往往兴于稍小之事,疾病往往起于微小之处。故而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小我做起,从点点滴做起。身体才能健康,事业才会做好。老子也认为,病的源头来自于行为,然行为是果。这个因是心,心有所想,行而所为。有了行为,便是对事物的认识,这也是病因的开始。如有些人喜欢论人长短,而自己又不认为是错,他认为说说而已,有啥不可。然这便是病的开始,因为心,说为果。道家认为常论人非必得病,久之不改大病必起。因此,中国的文化精神体系,也是对生命和自然以及意识活动的高度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