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海上钢琴师》:做真实的自己

《海上钢琴师》:做真实的自己

作者: 煮水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1-22 12:19 被阅读0次

中午,和朋友包场了电影院,看了一部许久以来一直想看的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

整部电影的从上世纪初开始讲述,一艘从欧洲开往美洲的轮船上,发现了一个弃儿,被搁置在头等舱的钢琴上,从这一刻开始,便预示着这个与众不同的弃儿的命运将和钢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弃儿被一个善良的锅炉工收养,他们为弃儿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1900。1900在轮船肮脏嘈杂的底层操作室里开始成长、识字、读报,命运捉弄人的是,在他8岁的时候,锅炉工便在一次事故中去世了,于是,在这个世界上,他又一次成了孤零零的弃儿。有一次,他偷偷溜到了头等舱,接触了钢琴,并无师自通的弹起了钢琴,从此,他就成了这艘邮轮上的首席钢琴师。他的乐曲基本上是即兴创作,没有乐谱,没有流派,不过却成了传说,很多人乘坐这艘船为了一睹他的风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艘船改成了医用船,再也没有人乘坐了,可是他却不肯离开,最后,和这艘船一起在大海中爆炸了……他的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艘船,即使战争、爱情、友情都没有使他动摇过……

看完后,留在人们心中最大的疑问就是,他为什么不离开呢?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觉得,船就是他,他就是船,他不想离开船,因为他不想背叛自己,不想变成另外的人,如果离开了这艘船,那就不是他了。

在这个电影的背后,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深奥问题,比如人是什么,人活着为什么,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我们都不太愿意去思考,但一部好电影却不由自主的触及到灵魂深处的东西。

人是孤独的。很早的时候,1900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出生的时候,没有谁给他登记国籍,他在官方的记录中,是一个不存在的人,这是一种显性的孤独。更为深刻的孤独就是,在他的养父去世之后,他便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关心你。后来遇到那个小号手,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关心他死活的人。他活着,他死了,对于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人,犹如一只小蚂蚁,都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其实,这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正确解读,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亲人,没有人会关心你的辛酸苦辣,没有人会关心你的死活,当然,我们也许会成为他人口中一时的谈资或话题,但那不是关心,是一种满足人类一时猎奇的工具而已。一段时间之后你死了,便永远消失在人的记忆里,除了你的子女,当然还是不能超过三代的子女,你在世界上便永远没有了痕迹,除非你在世的时候留下过精神产品。

那作为这样孤零零的个体,该怎样活着呢?首先得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就像1900,热爱钢琴,热爱音乐,他的生命为此而存在着,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当有公司准备为他发行唱片,把音乐变成商品之后,他断然拒绝了,因为他在哪里他的音乐才在哪里。钱多了有什么用呢,1900终身生活在船上,不需要那么多的物质产品,一个人穷尽一生,能赚钱容易,能坚守梦想太难。其次,要为了真实的自己而活。1900从来没有想离开轮船,除了有一次,为了爱情,他爱上了那个在船舱上对着玻璃照镜子的姑娘,还为她即兴创作了一首曲子,无疑他对她的感情是炽热的,在深夜偷偷溜到三等舱待姑娘去偷吻她,在雨中送她那首钢琴曲……姑娘在下船的时候,告诉了他在城市的住址。不过,当他鼓足勇气下船去找姑娘的时候,他犹豫了,因为那个陌生的世界是无穷无尽的,而他离开了船,在那个未知的世界里,就会为了生活而迷失自己,失去自己, 变成另外的人。爱情都没有使他离开,友情也没有让他离开,死亡更没有让他离开,这是一种勇气。因为活着也许太容易了,坚守自己却太难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生存而妥协,为了取悦他人而让伤害自己,带着面具做一个虚假的人,其实如同行尸走肉。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更深的寓意,就是美洲崛起后,欧洲经济文化随之而的衰落,很多人都向往去美国生活,而作者作为一种欧洲文化的遗老,通过塑造1900这个人物形象,去批判那些欧洲文化的背叛者。而我看到的仅是一种小我的人生,一个真实存在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上钢琴师》:做真实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wf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