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做web,必须要了解的知识之一就是数据库。数据库大致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Mysql和MongoDB。确切的说,它们都是数据库关凯系统(DBMS),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存储、检索数据。这里在提及一下,Mongo一词来源于humongous(极大的),这也说明MongDB的发展目的与特点,那就是追求高容量。有所得必有所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丧失了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也是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势所在。
安装MongoDB服务器
DBMS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这种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管理数据。所以我们使用MongoDB的第一步就是安装MongDB服务器程序。我 google 找到了两种安装方法,一种是去 MongoDB 官网下载安装包,在解压使用,但是我试了一下,报错启动不成功,搜索了一下报的错误,也没有解决问题。这时,我考虑了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 brew 安装(Mac平台上)。
Homebrew
,简称brew
,是一款Mac OS平台下的软件包管理工具,拥有安装、卸载、更新、查看、搜索等很多实用的功能。简单的一条指令,就可以实现包管理,而不用你关心各种依赖和文件路径的情况,十分方便快捷。
-
安装brew
打开终端复制、粘贴以下命令,然后回车等待。这个时间会有点长。
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
更新brew
这一步仅仅是当你之前已经安装了brew时,使用。如果刚刚安装了brew,就不用了,因为brew已经是最新的了。
brew update
- 安装mongodb
brew install mongodb
-
启动mongoDB
安装mongdb之后,终端会出现一段字符,仔细看,其中包含了启动mongdb的神秘代码。
brew services start mongodb
输入启动命令,终端输出
==> Successfully started mongodb (label: homebrew.mxcl.mongodb)
在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27017,页面显示 It looks like you are trying to access MongoDB over HTTP on the native driver port. 表示启动成功!
- 关闭mongoDB
brew services stop mongdb
-
进入 mongoDB管理模式
在终端继续输入mongo
,回车后即可进入 mongodb 管理,类似输入mysql
进入MySQL脚本。同时终端光标也变成了">"。
输入mongo
常用操作命令
-
mongo
=> 进入管理模式 -
help
=> 列出所有可用命令 -
exit
或control + c
=> 退出操作 -
show dbs
=> 列出所有数据库(没有数据的空数据库不会显示出来) -
use + 数据库名
=> 选择数据库,弱数据库不存在,则自动创建 -
db
=> 查看当前操作的数据库,默认为 test,即 mongo 始终在操作一个数据库 -
db.help()
=> 列出数据库可用命令 -
show collections
=> 列出当前数据库的全部数据表(mongodb 称为集合 collection) -
db.createCollection('集合·')
=> 新建集合 -
db.集合名.help()
=> 列出集合的全部命令 -
db.待修改集合名.renameCollection('新集合名')
=> 修改集合名 -
db.集合名.save(数据对象)
=> 添加数据 -
db.集合名.count(条件)
=> 统计集合中的数据数 -
db.集合名.find()
=> 列出表中的全部数据 -
db.集合名.update(条件,数据对象)
=> 更新数据 -
db.集合名.remove(条件)
=> 删除数据 -
db.集合名.remove({})
=> 删除所有数据 -
db.集合名.drop()
=> 删除集合 -
db.dropDatabase()
=> 删除当前数据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