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二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二

作者: 李延娥 | 来源:发表于2021-02-09 14:29 被阅读0次

       整个过程可以在多动孩子群体中得到很好的观察。多动孩子的运动表明他们的自我处于失控状态。他们的运动既不属于游戏,也不属于任何合理的活动。多动症产生的原因很多。除了那些由可以追溯到个体命运的体质原因带来的多动症,还有很多是现代科技的伤害造成的。在普通学校中有一些临界个案,他们持续的躁动打扰了班级。因此他们会暂时需要去治疗之家。在本世纪初(二十世纪),发动机还不是我们日常环境的一部分,但是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听不到也看不到发动机的遥远角落了。发动机的噪音没有节奏,在人类世界中它是一个外来物。现在连婴儿车都无法避免它的干扰。很快孩子就会好奇地盯着寻找它的来源。小孩子长期看到和听到机器的后果是,当他们跑来跑去时,即使周围没有可以听到的机器声音,他们自己也会制造出发动机的噪音。他们内在有持续体验震动的渴望。这种状况下,孩子来到学校,缺乏内在的平静使他们无法听到老师们人类的声音。在家里他们也无法倾听他们的父母。在这种难以规范的行为中,老师可以分辨出他们的运动不是真正的姿态,也就是说不是来自于年轻人的精神内核。老师的任务是把他们没有灵魂的机械运动转变成真正人类的运动。当要求这样的孩子画一条波浪线时,看起来大致像图1:最初的几个波浪仍然能体现老师的要求,之后的图形就失控涣散了。几分钟之内整张纸就被填满了,孩子只是在纸上重复了他每天都会进行的那种运动。很重要的一点,老师需要尽可能精准地给孩子画一条波浪线。画的时候,老师应该强调指出手部可控制的运动以及从上方曲线到下方曲线的仔细过渡。(图2)一旦老师成功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过程中,很快他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努力去完成了。然后就是沉默的时刻。如果一个人有意识地控制他的每一个动作,他只可能画出包含连续半圆的几何精准波浪线。之前花几分钟就能填满的一张纸,现在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画满。现在自我开始掌控。反复练习带来毅力。

        一旦孩子发展出了一些技能,老师可以增加一些图形。孩子不受控的冲动可以帮助找到那些图形。老师希望控制这种汹涌的冲动,那些一个基于一个发展而来的图形就产生了,大概按照以下顺序:图2-5。从波浪线开始,他们的顺序类似于双轮马车夫去控制缰绳上的马所产生的效果。进一步选择什么样的图形取决于孩子在之前练习中运动/动作的控制程度。

       在继续之前,我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波浪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工作中的孩子来找到答案。看起来像串在一起的一分为二的双扭线(8字形),波浪线图形元素包括交替的膨出和吸入原则。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一个拱形向外弯曲,一个与之会合。(图52)在画的过程中,每次他必须穿越一个临界点——两个半圆的相遇点。包含了一行半圆的波浪线涉及到两个图形原则。我们在画半圆的时候,我们的胳膊在做旋转运动,这个动作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做到。蹒跚学步的孩子使用蜡笔最初的表达就是画圆。但是,画完从左往右的第一个半圆,画圆的倾向被打断了,并不是需要一个相反的运动来画出下方的圆,而是需要遵循一个从左往右的画直线的倾向来完成第二个圆的下半部分。第一个圆的圆心在学生的里面,第二个半圆的圆心在外面,因此这是一个推离他的拱形。很多缺乏内在中心与外部世界和谐关系的孩子,在绘画的这个点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们展示了双扭线或者波浪线是怎样被塑形的,当然基本的心魂和精神条件是必须的。甚至在十四岁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画不出推离自己的拱形的情况:如图5A。每个优律司美舞者都见过用走椭圆形来代替双扭线的孩子。有的孩子用画两个圆的方式来画双扭线。一些发展好一些的孩子会以画一个3和一个镜像的3的方式来画双扭线。这些表明他们需要到达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即能够穿越双扭线或波浪线从内在图形倾向向外在图形倾向转变的临界点。

        波浪线的临界点特征随处可见。如果我们把波浪线的一部分-圆的图形原则与收缩联系起来,把从左往右的线性方向原则与扩张联系起来,我们就发现了形变法则,这与我们在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收缩和扩张原理一致。一条包含半圆的波浪线如果单边向上发展收缩元素,就会从圆最终变成一个点。一条波浪线遵循扩张原则向下发展就会变成一条直线,而直线是圆的无限维度的一部分。(图51)如果我们开始的一条波浪线,包含了几何精准的半圆,它就是圆和直线的临界点——或者,如果我们更进一步,一个点和一条会发展成圆的无限长的直线的临界点。

        一分为二的双扭线的图形原则最早出现在希腊文化时期——出现在克里特时代早期的石板上。鲁道夫·施泰纳最早通过爱奥尼柱子来解释临界点特征。在他的《治疗教育》第五讲中,他给出了一个“人的图像”,他用双扭线来展示人的四元存在,首先把头和新陈代谢四肢系统区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胸部是双扭线交会的地方。双扭线的交会点是由上方圆代表的头部系统(我们的白天意识),与下方圆代表的新陈代谢四肢系统融合的地方。这个交会点也是两种不同的意识——睡眠和清醒相遇的地方。这里是节奏系统的领域,梦所在的地方。如果我们想象一下,我们脸上有一个双扭线,我们的眼睛是两个圆的圆心,交会点就在我们的空间意识聚焦的地方。有很多孩子的眼睛位置表明他们身上有失调的部分。有一些成年人也无法维持眼睛的正常位置。人是被感官印象所包围,这些感官印象创造了他对外在世界的体验的边界。如果他用扩展的意识突破了这样的边界,他所体验到的不是一个扩大的圆,而是通过一个交会点进入超感觉空间。这里有一个双扭线,它的交会点就是进入扩展意识的临界点。鲁道夫·施泰纳指出这样的事实,有灵视能力的人观察到了以光现象存在的双扭线,它朝着宇宙的方向敞开着。在外在的自然中,我们在波浪中找到了一分为二的双扭线,其表面上存在着两种元素的边界。建筑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一分为二的双扭线的运用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水平。

相关文章

  •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二

    整个过程可以在多动孩子群体中得到很好的观察。多动孩子的运动表明他们的自我处于失控状态。他们的运动既不属于游戏...

  •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四

    鲁道夫·施泰纳指出一般来讲绘画会带来梦幻状态,有很强的放松的效果。施泰纳把它作为一种治疗推荐给自我被有机体...

  •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五

    在从波浪线开始发展图形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逐渐离开对孩子有极大的和谐作用的几何图形,将孩子带入鲜活的动态绘画...

  •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一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 艺术的练习和体验需要一个人内在力量的聚集和从内在专注所流淌出的和谐。艺术所采用媒介的多...

  •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三

    在我们的练习中,我们让孩子画的图形是持续波段的波浪线。为什么?只要带孩子做过这种绘画练习的都会知道,让孩子...

  • 如何用人体动态效果线把人物画的更真实

    如何用人体动态效果线把人物画的更真实?人体的动态速写要求画者不但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体意识,还要具有敏锐的感受...

  • 动态思维 动态视角

    21世纪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化,没有一个绝门功夫可以永久行走江湖,今天还在从事的工作明天可能就从事不了了,前有摩托罗拉...

  • 零基础学习游戏原画入门技巧

    一.确定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一幅画的组成部分分为两种:动态的和静态的。动态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对角线来刻画整体画...

  • 时插作业四

    腿好难画,线好难勾。勾线前症状: 胸闷,气短,手心发汗。勾完痊愈。治疗方法: 多画,多勾。 下面是之前画的一遍,也...

  • 看待人和世界更可靠的方式:动态视角

    一、什么是“动态视角” 动态视角英文表述为:dynamic perspective,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词都会觉得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xc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