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告别之旅

作者: 如是如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00:10 被阅读0次

雨打窗棂,必然失眠。那么就聊聊在泉州站遇到的一位阿姨。

她住在隔壁屋。起初只打过一个照面。一头银灰色的头发,印象格外深刻。

后来,一天中午在露台上用餐,发现她也在。就闲聊了起来。说是闲聊,倒有种被问话的意思。

“你怎么工作日在外面玩?”

“家里有矿吗?”

答曰:“没有。”

在她的询问下,我告诉她我在做的事情。她猜测,“应该不赚什么钱吧!”又说,“你应该进公司,如何如何,这般这般,一番指路。”当初还稍有不适,毕竟并未寻求她的建议。

聊天中,我了解到她在山东一个大学做地理老师,六七十年代的正牌大学生。这样的话,一切也就不难理解。老师嘛,好为人师,完全可以理解。

她又问我就读的学校,然后谈起自己的儿子,在上海定居,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做汽车设计,儿媳妇学韩语,如何在韩国留学,如何在公司成为管理层。买了多大的房子,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我随口问了下在哪个区,她愣了下。许是很少有人问到。

后来又提到她在儿子家帮忙带孙子,带了多少年。去年检查出来病,开始看病。亲家母正好退休,接过了带孩子的任务。

谈到后面,她的语调变缓,夹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失落。问到行程,她说她来泉州就是来看洛阳桥的,之前只在书里看过。也是受她的影响,我专门花了半天时间去洛阳桥,看了一场壮丽的日落。

她提到来泉州前在杭州待了很久,吃中药调理。我才想到她可能病得不轻,问她生了什么病,“乳腺癌。”虽然试图云淡风轻,不知怎么还能感受到她没有言说的病痛折磨。我没说什么,不知道如何安慰一个病重之人。

聊天中她知道我有个哥哥,她有点欣喜,神情也瞬间变得可亲。她说她哥哥在武汉。我问她下一站去哪里?她说去德化看德化窑,然后是漳州,反正最后一站是武汉她哥哥家。

她说年轻的时候旅游带一大堆衣服,还要好好弄个发型。现在,她就背一个背包。我的目光看向她旁边的背包,也看到她的穿着,灰黑色调的T恤和外套,乳房的位置好像是空的。

虽然没有细问她的病况,但是感觉并不乐观。谈读大学、当老师的那段经历时,她有提到自己的丈夫,我也没有追问。很可能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或许,她的儿子、儿媳、孙子也习惯了她的缺席,毕竟有亲家母替补,儿孙们的生活影响并不大。

她可能大半生都享受着被需要的感觉,被学生,被丈夫,被儿子,被孙子,等病倒了,才有机会完全回归自己,去看想去看的风景,拜访远方的亲人。

人生接近终点,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呢?或许只有换洗衣物几件,亲情一脉吧!

相关文章

  • 《自在独行》:独行自在

    《自在独行》:独行自在 文/小曦笔墨 常常喜欢一个人散步,坐在小溪旁,看着低垂的柳树发呆。看到的和心里想到...

  • 自在独行,独行自在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经历—— 融入不了大学同学的圈子,被远远的孤立在外,大学生活三年(大专生)都是自己一个人独...

  • 自在独行

    鸿雁在天上飞 麻雀也在天上飞 同样是飞 这高度是不能相比的 雨点从云中落下 冰雹也从云中落下 同样是落 这重量是不...

  • 自在独行

    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吧。

  • 自在 独行

    书越翻到后面,越想以后自己写一篇散文集,今后能够出版

  • 自在独行

    陌生的熟悉 在全新的环境里去感受陌生的刺激,在陌生的环境里享受那一抹熟悉的温度,独行的魅力就在于此。 我始终认为人...

  • 自在独行

    ——人病 古槐的树杈上白天常见到卧一个猫头鹰。每到夜里,它就叫了,它一叫,我们都惊慌起来,肯定在第二日,最迟不超过...

  • 《自在 独行 》

    今天静静的读了贾平凹老师的书,颇有想法。讲了读书的好坏,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

  • 自在独行

    最近学习有些疲沓,时间虽长但是效率极低,入学已是两月,但毫无进展。每日应付于每科作业与每周汇报。事情也不能埋冤多,...

  • 自在独行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孤独本是一种常态。不必害怕,每一个喜欢孤独的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心。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在独行|告别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xk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