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美国上学时就被这里狂热的体育氛围所震惊,一到什么大型赛事时,就万人空巷,每年在美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橄榄球超级碗直播。美国人对于运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都是我以前在国内不可想象的。国内语文老师摇头晃脑念着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在耳边不远处回响。这边校园里,一到夏天,不少男生在T恤下波涛起伏的肌肉,看得我心神不宁。
体育的热潮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美国人的审美,如果说中式审美是含蓄内敛,欲语还休,那么美式审美就是奔放大胆,性感直接。中式审美更偏精神层面的探索和联想,而美式审美就是扑面而来的荷尔蒙,是参杂着原始的生理反应的粗暴美学,这种审美从拳击搏击赛事中也可见一斑。
如果有人来美国旅游,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体验的话。我会推荐去看一场业余拳击或者自由搏击赛,看过无数的线上线下的专业业余赛后。我觉得还是现场的业余赛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最强,因为场地不会过大,只消买一张票,端杯啤酒,就可以找个离擂台不远的位置观赛。拳头打在脸上,汗水甩出的线条,教练在边上喊到变形的脸,都可以一览无余。而且业余拳手的比赛随机性很大,因为业余选手的水平参次不齐,所以结果也很难预料。
这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场比赛是,和我同一个拳馆的队友的比赛。因为每次去拳馆练拳都会碰到他,一个墨西哥拳手,总是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对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他的战绩是5-0,也就是5战5胜,而且全是第一轮击倒对手。在这个体育竞争激烈的州,这样的成绩相当不错。这场比赛他要争夺这个业余赛185磅的冠军,对业余拳手来说,业余赛的冠军很可能是他们进入专业赛的门票,所以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结果没有像我们预料的一样第一轮击倒,到了第二轮,他这种耗费体力巨大的靠爆发力的打法逐渐透支,对手同样有多年经验,不断进攻,最后TKO技术性击倒。结束后我们去休息室看他,一脸青紫,一只眼睛肿得高过眉头,他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教练在边上安慰他,他仿佛什么也听不见似的,毫无反应。突然一个瞬间,靠在教练肩头抽泣起来。这么一个一米八几的大汉,一下子哭起来,倒是让我们不知所措。后来过了很久,我才明白练拳本身就是一个对自信心不断推倒重建的过程。
第一次与武术结缘,是同学拉我一起去了学校的跆拳道训练,觉得教练人挺好,而且又是免费的,就一周一次的去了一年半直到毕业。但是只练各种招式,没有经过力量训练,加上练习频率不高,有点不得要领的感觉。
直到毕业之后,觉得就这么放弃心有不甘,于是报了个拳击课去上,上了几节发现这更像是给想要减肥的人设计的。于是一番网上调查后,找到了专业拳馆,教练是之前UFC(美国自由搏击协会)的的职业拳手。这才开始,每周2-3次的高强度训练,其他的晚上沿河练跑步。
每周那2-3个晚上像是去履行宗教仪式似的,沿河骑15分钟的自行车到拳馆练拳,练完后在夜幕和隔岸曼哈顿的灯火中默默地骑回家。在这期间生活中那么多事都在变化,但每周例行的拳击一次都没有落下。白天在城区面试,晚上在打拳;面试又被拒了,继续骑车去打拳;骑车去打拳的路上,朋友告诉我前男友结婚了;开始工作了,每天下班赶回来打拳;晚上有约会,赶着练完拳回家洗澡化妆。
专业拳手的课就是有一种莫名的魅力,这个踢腿,这个出拳,速度,力度,有一种协调和恰到好处的美感。初级课主要是对沙袋的练习,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侧勾拳,一开始一直感觉发力不对,教练一直强调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手臂,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中国武术中提到的腰马合一,莫名开窍了。拳腿膝盖手肘,打在沙袋上的声音,低沉有规律,一套一套的组合拳,心里异常的平静。离家万里的独自工作的压力,感情生活的不顺利,在这一时刻都烟消云散。眼里只有下一拳,下一腿,无数次的踢打沙袋后,换了3条腰带,开始进入中级课。
中级课的对手从沙袋变成了人,好不容易在初级课建立的自信又垮塌了。和人对练和沙袋完全不是一回事,毕竟沙袋不会打我,格挡出拳,反应慢一拍就是一拳一腿在身上了。好在和我对练的俄罗斯大姐照顾我,一开始顺应我的节奏,让我逐渐跟上进度。但依然,每次她的踢腿都重得让我手臂震得酸痛。花了半年多,逐渐熟悉了中级课这种对练方式。于是我就和教练说什么时候我可以开始高级课,也就是自由对打。教练和我笑笑说快了快了,我还需要再多练练,我当时还略有不满。
直到我碰到了我现在的男朋友,他之前练了11年的空手道,加上对自由搏击兴趣浓厚。于是刚开始约会没多久,我就强烈要求他周末做我陪练,让我试试自由拳击。结果是,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打击得我差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固定目标和对手的击打练习,突然跳跃到了动态完全无法预测的自由拳击,一瞬间又接不上了。但在这之后,回拳馆练习时,会开始考虑,在真实对抗中,应该如何应对。之后居然又进步了些,在上次我们又试自由拳击时,开始看清来拳,尝试变换角度,找机会回击了。
除了自己的提高之外,有时骑车去拳馆时我会想到体育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我觉得体育和女性平权在美国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练体育的妹子眼里总有那么种主动竞争,与人斗不准备示弱的气质。和美国妹子说起我在练拳,她们的反应大多是觉得很酷,和中国妹子聊起,她们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长肌肉,腿会不会粗。在这里,主流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是,健康是一种美,强壮是一种美,积极进取是一种美。相比国内的不少妹子,所面临对于自身角色的困惑,在各种竞技体育前止步不前,失去了这种的自我锻炼的机会,她们要幸运不少。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过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在我看来这个诱惑是不用靠自己战斗就能衣食无忧,是向他人示弱和认输换来的保护和好处。不少女生还沉迷于这种童话故事中不能自拔。而体育和生活中其他部分一样,需要自己战斗,需要主观能动性。当通过体育,逐渐熟悉和掌握自己的身体,不断给自己带来正反馈时,是对自身的一种肯定,肯定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带来改变,而不需借助他人。并且这种对自己的掌控感和自信心,也会延伸到生活其他的方方面面。我深切地体会到我这几年练拳对我的巨大影响,分享出来,希望能让其他的人也愿意尝试些运动。
对于我自己,依然业余,今年年初又换了家泰拳拳馆,我的练习之路还有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