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又到了跟大家一起学习《论语》的时间,我们今天要学习《雍也篇》第4章,我先恭诵一遍——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这一章延续前面三章,是孔子对于弟子的教诫,这些教诫是根源于弟子的一些言行。孔子在这一章对于冉求跟原思这两位弟子有非常精彩的教导,这些教导可以让我们在生活当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我们先看这一章的前半段,“子华使于齐”。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子华出使齐国,这个子华是孔子的弟子,也就是公西子华、公西赤。
在《论语》里面,公西赤提到他的志向就是希望在国家重要的祭典以及外交的场合里面担任辅佐礼仪进行的一个小相,一个小小的职务,辅佐礼仪进行的一个小小的职务。
孔子其实曾经称赞他,说公西赤“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就是穿着正式的服装,在朝会上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让这些事情能够很顺利地进行。
《孔子家语》里面也提到公西子华跟孔子请问“礼”的问题。孔子在最后称赞他,说各位同学,如果大家要学这种外交宾客之礼的话,一定要跟公西赤学习。可见公西赤自己有志于外交工作,他因为能够知礼,熟悉礼仪的践行,而且应变能力,对于整个事情的变化,行礼过程的一些掌握,以及外交场合瞬间变化莫测的情况都能够应对得宜。所以他这些能力其实是获得孔子的肯定的,因为他知礼这个能力跟孔子一样,所以在孔子丧礼的场合上,他也承办了孔子的丧礼,而且非常的成功,以“三王之制、三代之饰”来尊荣孔子,在丧礼的备办上获得其他弟子以及世人的肯定。这样有才华的弟子被鲁国的国君派到齐国去出使。这时候孔子应该是在当大司寇,就是在鲁国朝廷上担任要职。所以跟公西子华是同学的冉子,就是冉有冉求,就为其母请粟,希望在公西子华出使齐国的这段时间能够申请一些补助,让他的母亲能够生活得更安适,公西子华也比较没有后顾之忧。
冉求这样的做法应该是基于一种朋友之义,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忙,他的内在动机应该是相当好的,也应该是符合当时的世俗人情。
所以孔子就说“与之釜”,“釜”是古代度量衡的一个单位,就是六斗四升,所以是一定数量的一个补助。“请益”,这个“益”是增加,冉求觉得这样的补助似乎过少,因为出使齐国来回时间非常长,而且外交的交涉有时候很难预测,所以从去到回来应该是要经历一段不短的时间,冉求非常的体贴,希望能够增加补助。
孔子就说“与之庾”,这个“庾”应该是二斗四升,就比釜稍微小一点,那就再增加一些,大概再增加三分之一左右。
这是整个事情的一个背景。
那事情后续的发展是什么呢?
“冉子与之粟五秉”,冉求最后给予子华的母亲五秉,五秉是十六斛,十六斛就是一百六十斗,也就是说孔子同意的补助是六斗四升加二斗四升,就是八斗八升,冉求给的补助是高达一百六十斗,是孔子所同意补助的将近二十倍。我们可以想象冉求这样补助的心态是什么,想帮助朋友,让朋友这一次的外交之行能够无后顾之忧,顺利圆满完成任务,对自己对国家都作出贡献,肯定自己的能力,也对国家作出贡献。所以冉子的心态应该是一种“宁予勿吝”,希望给多一点,不要太吝啬。
这个“粟五秉”,应该是冉求用自己的俸禄,拨出一部分来给了公西华的母亲,也是说冉求并没有假公济私,拿公家的补助来大做人情,而是在孔子同意的补助之上,再增加一百多斗来给公西子华的母亲。冉求这样的做法应该是想要获得孔子的肯定,说孔子老师同意的补助,他再加上自己个人的一个心意,来帮助公西子华的母亲,使她在子华不在的时候能够过一个舒适安稳的生活。
可是孔子对于冉求这样的做法却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们往下看,孔子怎么说呢?“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也就是公西赤出使齐国,坐的坐骑是壮大、高大的马,穿的衣服是高级的皮衣。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公西赤家境是非常富裕的,跟子贡一样,应该是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孔子的弟子很多是非常贫困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颜渊、子路,待会儿我们要看到的原思,其实都是贫困的读书人,可是公西子华家境其实相当富裕,所以除了公家提供的、让他出使齐国的这些资粮资具之外,他其实自己还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让自己能够更舒适,能够让自己的排场更好、更大。
所以孔子接着说,“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这个“周”就是救济,就是补不足,补充人家的不足;这个“继”就是继续,就是续有余。简单地讲这个“周”是雪中送炭,这个“继”是锦上添花。
孔子这边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也符合我们世俗人情的一种对于财富怎么去助济别人的一种原则,这个“急”就是穷困,就是对于穷困的朋友、穷困的人,我们是可以提供帮助的,如果你有余力的话。可是对于这些富裕的人,其实就不需要锦上添花了。
我们现在世间有所谓的食物银行,大家把一些家里吃不完的食物或者自己有余力就采买一些食物送到食物银行,让这些比较困难的人可以到食物银行去领取他需要的一些东西,这样避免被救济者的一种尴尬或者被施舍的一种不安。这个设计其实我觉得还是相当的良善,也很善巧。
台湾社会也有所谓的爱心便当,就是很多爱心人士、善心人士提供的便当,就是盒饭。有些可能连三餐都产生困难的人,就可以去那边免费地领取,这个都是“周急”。“不继富”,就是很多的补助有所谓的排富条款,比如说灾难之后的补助,或者是政府的一些补助,如果你收入太高的话,这些补助就不适用在你身上。孔子这样的“周急不继富”,是非常符合我们世间的一些法则。我们常说“救急不救穷”,可是“周急不继富”就说得更清楚,而且更加的温柔敦厚。就是没有排除穷困,而是排除富裕,比世间的所谓“救急不救穷”更加的温柔敦厚。
另外我们可以看孔子怎么教导冉求,孔子对冉求有时候是相当严厉的,非常严厉的,就冉求在为政的过程中为季氏聚敛这件事上,孔子是严厉的声讨他。
可是这里孔子却是不直接指责他拿出个人的俸禄来帮助朋友的母亲,希望朋友能够完成他的出使的任务跟使命,这样的行为其实也是非常敦厚,可是在抉择上面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就是公西子华家里既然是这样的富裕,所以给予适度合宜的补助即可,不需要这样多的补助,这个是不必要的。
可见说孔子在救助别人,用财务救助别人上面,其实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原则,不是因为他是我的朋友,不是因为他跟我有任何的连接,我就尽全力去救济他,而是要考虑他是穷困困窘还是富裕的状态,穷困困窘,我们当然要尽全力帮忙,可是如果是富裕,那就不需要锦上添花了。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在公西子华出使齐国时,冉求是怎样做的?孔子对此态度如何?
在公西子华出使齐国时,冉有冉求,为其母请粟,希望在公西子华出使齐国的这段时间能够申请一些补助,让他的母亲能够生活得更安适,公西子华也比较没有后顾之忧。
冉求这样的做法应该是基于一种朋友之义,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忙,他的内在动机应该是相当好的,也应该是符合当时的世俗人情。
孔子就说“与之釜”,“釜”是古代度量衡的一个单位,就是六斗四升,所以是一定数量的一个补助。“请益”,这个“益”是增加,冉求觉得这样的补助似乎过少,因为出使齐国来回时间非常长,而且外交的交涉有时候很难预测,所以从去到回来应该是要经历一段不短的时间,冉求非常的体贴,希望能够增加补助。
孔子就说“与之庾”,这个“庾”应该是二斗四升,就比釜稍微小一点,那就再增加一些,大概再增加三分之一左右。
孔子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也符合我们世俗人情的一种对于财富怎么去助济别人的一种原则,这个“急”就是穷困,就是对于穷困的朋友、穷困的人,我们是可以提供帮助的,如果你有余力的话。可是对于这些富裕的人,其实就不需要锦上添花了。
2.在财务救助别人方面,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孔子在救助别人,用财务救助别人上面,其实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原则,不是因为他是我的朋友,不是因为他跟我有任何的连接,我就尽全力去救济他,而是要考虑他是穷困困窘还是富裕的状态,穷困困窘,我们当然要尽全力帮忙,可是如果是富裕,那就不需要锦上添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