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曜,字照午,长沙市东乡人,生于1901 年10月 。
其父 黄仁遹系辛亥革命元勋黄兴的堂弟,1902年跟随黄兴东渡日本进行反清革命工作,先后任黄兴、廖仲凯的秘书,黄兴1916年10月31日病逝后,黄仁遹在广州国民政府任参议员,因多年劳累成疾,五十四岁便因病去世
黄曜自小聪明好学,早年毕业于上海哈同大学,谙熟英语和多种地方语言,学识广博。
1924年6月16日,广州黄埔军校建立,黄曜考入第四期学习。
1926年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北伐战争爆发。
第一阶段从1926年5月开始。黄埔军校师生一般都要加入国民革命军,并成为骨干力量,其中不少人担任各级指挥员,有的并进入军队高层。第四、第七军首途入湘,协助唐生智部稳定了湘南局势。
这时候,黄曜因其父亲卧病在床,妻子粟秀华又将分娩,因此毕业后他留校任政治指导员,以便就近照料家室,以后一直在国民党中央军委后勤部门工作。
1930年冬,蒋介石命何应钦组织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黄曜随军进入南昌,任江西兵站监部设站科上校科长。
黄曜从小受到辛亥革命领袖黄兴及父辈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和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胸怀大志,加之家学渊源,遂养成严于律已,刚正不阿的性格,富有爱国进取的精神。
国民党统治下的军需后勤部门,是一个贪污渊薮,设站科长更是一个肥缺,当时行贿送礼相沿成习,唯独黄曜平日自奉节俭,不搞特殊,他的这一优良作风,既受到许多同事的赞扬,也遭到不少人的讥讽和不满。
黄曜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私交甚笃,西安事变时,黄曜正在西安,在跟张学良杨虎城的多次交往中,他很同情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忧国忧民的思绪,坚决主张一致对外抗日,但他并未直接参与其策划,直到西安事变发生的当天,他和妻子粟秀华听到城内枪声响起时,多方打听,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蒋介石被释后从西安回到南京不久,凡是在西安时与张学良杨虎城往来密切的高级军官都要逐一审查。黄曜与杨虎城交情非浅,因此,黄曜即被逮捕,但是,始终找不到他与西安事变的确实证据,于是,他由国民党内元老保释。
1937年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期间,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黄曜坚持抗日主张,与周总理有来往,并曾救过数名地下共产党员,被人告发后,他再次被捕入獄,这次是由黄兴的夫人保释出狱。
当时黄曜在重庆,他曾经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与林彪(第四期)、徐向前(第一期)、陈赓(第一期)等共产党的高级干部都是同学。
周恩来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叶剑英是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在重庆会見过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当中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包括黄曜), 黄曜还与当时来访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黄埔同学中的共产党高级干部有过来往。
因此,国民党当局内有人诬告他有通共嫌疑,又被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关押审查,后仍然是由黄兴夫人及几位国民党内元老保释。
早在1928年,黄曜夫妇住在南京鸡鹅巷时,戴笠也住鸡鹅巷,与黄家是邻居,此时戴笠尚未发迹,经济上不宽裕,妻子粟秀华曾解囊相助。
戴笠得到蒋介石的赏识,飞黄腾达后,极不愿人知道他的过去底细,所以早对黄曜有戒心。
后来戴笠当上了军事委员会军统局长,大权在手,为所欲为,经常秘密或公开破坏进步组织,杀害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
而黄曜知道后,自认与戴笠早有交往,只要与受害者有一面之缘,或者有人求助于他,他都尽力设法营救,所以黄曜曾经多次向戴笠说情,甚至以身家性命担保,求其释放,这样戴笠认为干预了他的秘密工作,同时也担心,时间长了,事情多了,影响主子蒋介石对自己的信任,于是对黄曜早就心怀忌恨,伏下了杀机,这些黄曜是不知道的。
八一三事变,日寇入侵淞沪,上海不守,京沪全线崩溃,南京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西迁武汉,不久入川。
这时黄曜任军委会后方勤务部少将副官处长(后勤部长俞飞鹏)。1944年,何应钦调任陆军总司令,所遗军政部长一职由陈诚接替。原任后勤部长俞飞鹏也因年老引退,由陈诚暂兼后勤部长,实际由副部长端木杰(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全权负责。
黄曜跟随俞飞鹏多年,俞去职,由于人事关系,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黄对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不满,因而辞职回家,闭门读书。
不久,以史迪威、魏德迈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美国军事代表团来到昆明,成立远东军司令部。
与此同时,蒋介石派后勤部副部长卢佐赴昆明成立中美合作西南补给区司令部。卢佐任司令。
组织就绪后,卢佐坚邀黄曜前去任该部副官处少将处长。黄迟疑不决,卢急忙亲来重庆敦促。
黄曜碍于老同事的面子,便于1945年3月匆忙就道赴昆明任职。当时补给司令部的副司令员是美国人,副官处副处长也是美国人,诸事要秉承美国人的旨意,黄曜对这种丧权辱国的作法,深感愤懑。
因此在与美国人的共事中,已经引起了美国人的不顺手和注意。后来补给司令部撤销,后勤部即任命黄曜为驻昆明办事处处长。
当时昆明已成为一个国际城市,冠盖往来,尽是一些大人物,加之又是美军司令部所在地,后勤部考虑到一少将处长的军衔太低,不足以应付环境,因此改任黄曜为后勤部副部长兼昆明办事处处长,晋升中将衔。
黄曜对美军在昆明所作所为,如盗卖文物古玩,贩运黄金出口,操纵我国的军政大权等一直反感,并与美方人员多次发生磨擦,矛盾不断加深,激情之情不时溢于言表,有时在公开场所,黄曜也发牢骚,指责美国人的无耻。
而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陆续传到了史迪威、魏德迈的耳朵里,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从而视黄为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
1944年10月,史迪威被美国召回,魏德迈接任为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及驻中国美军指挥官。魏德迈与蒋介石的关系密切,他们经常在重庆见面,蒋介石甚至会时常向魏德迈征求意见。
恰在这时,昆明有一批军用汽油桶因堆放太久急须拍卖,黄曜即下指示下属标卖。按当时当地一般交易习惯,物品标卖后,买方要送一笔钱给卖方,美其名真曰“回扣”,实际上是买方贿赂卖方的一笔赃款。
黄曜并不知道交易场中这些作法,全部委托他人办理,自己只认签字盖章而已,谁知这笔回扣钱落到了别人手中,而责任却在黄曜身上,直到事发之后,黄曜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史迪威、魏德迈知道后,竟借此为由,向蒋介石提报,要求惩处。
蒋介石立即电令昆明有关当局于一九四五年六月一日将黄曜扣押,关了几天,既未审讯,也未调查。
魏德迈发电催蒋介石迅速处理,蒋介石便直接命令戴笠从速处决。这样黄曜便于一九四五年六月十日,被杀害于昆明市郊黑林铺。
事后,昆明、重庆等地进步组织和开明人士及一些国民党内元老纷纷责问蔣介石当局,为什么不将黄曜交军事法庭或当地地方法院审讯,弄清事实真相?为什么既不审讯,又不调查,时间不出十天就将一位高级将领秘密杀害?然处于斯时,且事过境迁,抗议亦复何用!
周恩来1924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黄曜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
黄曜任国民党军委后勤部中将副部长
黄曜夫人粟秀华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黄埔军校
黃埔军校同学徐向前元帅
黄埔同学陈赓大将和两位学友
蒋介石和戴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