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已至中旬,各大院校早已开学。对于经历了高考苦战的学子们来说,大学是自己打下的“战绩”,是令人期待的未来,尤其当当下影视作品都把大学生活描述得无比美好的时候。
但很多事情,是之后进入大学才会知道的。
很多孩子可能还不会体会到,在应试教育的12年锤炼下,进入大学后的他们必须转变“打法”。未来的学习生活,不会再是别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的阶段了。
今天小编想跟大家分享一本讲述教育功利化的书《优秀的绵羊》,一路追逐优秀为何还会不满足?是什么让教育将学生们引领向了如此趋同的道路?我们到底该在大学里做些什么?
喜圆跟您一起探索!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知道,大学的意义不仅是继续奋斗,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奋斗。
优秀的“KPI”,战还是不战
19世纪美国哲学家阿兰·布鲁姆( Allan Bloom)曾经说过,所有的教育体系都会教出有着其自己特点的人才。在教育功利化的环境下,学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去争取并珍惜那些能够衡量你在每个阶段向“优秀”迈进的指标,比如成绩以及奖杯。
在过去,高等教育的魅力之处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学术领域自由探索,随心选择并尝试一些专业之外的选修课,他们可能在这个自由的探索过程中偶遇自己喜欢甚至热爱的新鲜事物。
但是现在不同了。如今的学生以获得资质认可,彰显自己的“优势”为目标,自我觉察与探索不再是他们的考虑因素。
资质至上的心态限制了人对教育的理解,使人们把教育的价值用短期的回报率或实用性的狭隘目光来衡量。因此,过去的金融学经济学,当下的计算机与大数据成了众人皆爱的专业。
曾担任哈佛学院院长的哈里· R.路易斯( Harry R. Lewis) 曾感慨道,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
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
未来的挑战不再仅限于一张张试卷,他们必须面对过去可能长时间忽视的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在这个世界里做些什么?
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
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毕业而远去,会有一部分学生或是出于理想或是无奈,在做出职业决定之后不再回头,持之以恒地去做自己的事。但是更多的学生则会长期深陷于那种选择的迷茫和压力之中。坠入一种不愿意屈就于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但同时也一直没找到自己的挚爱的停滞不前的深渊。
所以,大学期间的必做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到底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不仅仅是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要先明白自己已经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孜孜不倦去寻求两个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优质的生活?2)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
哥伦比亚大学传奇式教授爱德华·泰勒( Edward Tayler)在给大一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总是强调,“每个人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自私的。你的使命就是要建立自我”。
如何建立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热爱呢?书中给出了几个建议: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
所以,去探索吧。去修一些听上去不怎么“高大上”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进行不加修饰的审视。
头顶光环不足以让人幸福,但自信可以
哈佛大学资深本科招生办主任威廉·R.费茨蒙斯在书中反馈到,在名校的毕业生中,最终迫于他人期待或随波逐流选择了职业的人大有人在。
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
在《高等教育》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安德鲁·海克和克劳迪娅·德雷福斯阐述,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这个使命的前提是,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人”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人选,培养出那种发自内心对自己的自信。
这种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而是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大学并非是学会思考的唯一机会,它既不是第一个机会,也不是最后一个机会,但它绝对是最好的一次机会。
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如果大学 4年完全就是为了就业而准备,那么我们显然荒废了这段黄金时间。
在《临终时最遗憾的五件事》( 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一书中,书的作者,也是一位临终关怀护士揭示了她的对象在临终前最大的遗憾:“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气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他人期望的阴影之下。”
喜圆在此祝所有学子,在未来大学的生活中,心有所想,学有所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