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本想再睡一会。想起若宝说早上要吃包子,赶紧起床去买包子,晚了,又要排好长时间的队。
包子铺位于小巷的尽头,一间很旧的店面,店不大,连个像样的装修都没有,要是平常,这样的屋子人们是懒得多看一眼。门口放着用旧油桶改制成的炉子,屋内一台案板,两张桌子,屋子里就摆满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灰头土脸像极了落魄户的屋子,因为包子而每天门庭若市,碰到节假日,根本不是买包子而是抢包子。今天周日,要想顺利的吃到这个包子,得趁着大家周末清早还在补觉的时候就赶紧去,要不然可就不能如愿了。
店铺的老板是本地人,夫妻二人多年都在这里经营着这个包子店。每次去都是匆匆买好包子就撤离,得让位给后来的顾客,所以虽同是一个县城,对这家店主人除了熟悉面孔,其他一概不清楚。男主人负责蒸包子、买包子,他没有什么话语,看样子是个不喜欢说话的人。包子子蒸好了,他迅速的开笼换笼丝毫不差的给客人装好不同口味的包子,算账找钱也分毫不差,有时候看到他碰过钱的手又动包子或面粉,真有些嫌弃,但为了包子,还是忍忍吧,后来有了扫码付款就卫生多了。女主人负责做包子,动作娴熟,分外麻利,一眨眼,一个包子就在她手中成型了。做包子的时候还不忘注意炉罩边买包子人的顺序和个数及付款情况,有时还会跟顾客说上几句话。不得不令我感叹:人家年龄看起来比我还要大,头脑咋就这么清晰!怪不得包子做得这么远近闻名。
因为不熟悉,所以对他家包子为什么如此受人欢迎,做法有什么特别一无所知。当然,这是人家的秘方,即使熟悉也不会告诉你。但有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夫妻二人的勤劳,每年就春节的时候停一个星期,早上哪怕五点钟去,蒸笼里也是雾气腾腾,早就有包子蒸好了。这得多早就起床啊!
吃他家包子有好多年了,虽不常吃(因为不想排队)但每次吃都是一样的味道。无论外界怎么变,顾客怎么变,永远不变的是包子的这个味道,而我们想念的常常是一种老味道,不是因为别致,而是历久弥香。我想,这就是坚守的力量吧!
网友评论